痤疮医案(一)——王小艳
【2023/09/19首诊】 于** ,女,24岁
主诉 |
面部起红色丘疹、囊肿伴脓头1月。 |
现病史 |
1月前面部出现红色丘疹、囊肿,伴脓头,瘙痒不明显,轻度疼痛,未诊治,逐渐加重。 |
刻下症 |
无明显怕冷、怕风,出汗正常。情绪容易烦躁、爱生闷气,刷牙出血,晨起口干欲饮温水,轻微口苦,不耐凉食,四逆,痛经、血块、月经量少,受凉后痛经明显。大便一日一次,偏稀,小便可。眠可。 |
既往病史 |
既往痛经多年,每次口服止痛药可缓解。 |
全面辨证
|
|
|
|
|
|
|
|
|
|
血虚 | 血虚:面色微黄、无光泽,眼睑色淡,月经量少,脉沉细; |
|
|
诊断
天花粉15g 当归9g 白芍12g 川芎9g
茯苓12g 炒白术12 g 泽泻12g
煅牡蛎30g(先煎) 生甘草6g
用法用量:7付 水煎服 日一付
医嘱:尽量避免熬夜,23:00前入睡。
效不更方,继续守方调理。
【2023/10/10 三诊】
皮疹大部分消退,部分留有暗红色痘印,无新发皮疹。情绪明显好转,晨起口干好转,无明显口苦,刷牙出血消失。大便一日一次,稍偏稀,眠可。
调方如下:
柴胡9g 黄芩6g 桂枝6g 干姜6g
天花粉9g 当归9g 白芍9g 川芎6g
茯苓9g 炒白术9g 泽泻12g
煅牡蛎15g(先煎) 生甘草6g
用法用量:7付 水煎服 日一付
医嘱:保证睡眠,如无新发皮疹可暂缓治疗。
随访记录:目前仍在随访中。
复盘医案
本医案相关方证回顾
--《金匮要略》
李冠杰老师:
当归芍药散:“妇人怀娠,腹中㽲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
胡老:
李冠杰老师:
我临床当中,稍微加以改造,用它治疗贫血,就是把芍药的量减到和当归、川芎是等量的,这样比较好用。
编者附:
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口上皮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免疫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因素相关。重症痤疮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有关。
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的脂溢部位,如面颊、额部、胸背部等。表现为粉刺、炎症性丘疹,伴有顶端小脓疱,持续发展可形成结节、囊肿,经久不愈可形成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窦道或疤痕。
病程慢性,时轻时重,部分患者至中年病情可逐渐缓解,遗留色素沉着、萎缩性或增生性疤痕。
治疗原则是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去脂、溶解角质、杀菌、消炎及调节激素水平。根据病情口服抗生素类或维A酸类药物,对于严重的结节性、囊肿性及聚合性痤疮患者,可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外用药物可选用维A酸制剂、过氧化苯甲酸制剂等。
---摘自《皮肤性病学》
特别声明:
1、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2、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3、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