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方证系列 >

经方症状反应系列--鼻塞 (整理小组名单:徐嘉 张健 王祥君)


 

导读:

鼻塞[bí sè]本义是鼻腔由于黏膜肿胀或鼻中隔弯曲等而堵塞,影响呼吸通畅。经方涉及鼻塞的条文有哪些?胡希恕先生、李冠杰老师是怎么解读这些条文的呢?通过鼻塞症状的整理又会总结出怎样的规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本《经方症状反应条文分析》系袁洪雷师兄、张烈师兄、王祥君师兄牵头组织下,由三十四位师兄师姐共同完成。

关于鼻塞症状反应条文汇总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 内药鼻中则愈

康平本辨大阳病

痉湿暍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一字。(219)

-邓珍本金匮要略方论(219)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 康平本辨大阳病条文 6

大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① 、阳浮者热自发 · 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xi)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康平本辨大阳病条文 12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 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 邓珍本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寒、而病者必死、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病证、而治之、尺寸俱浮者、大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背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康平本伤寒论·伤寒例

阳明病、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231)

-康平本辨阳明病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226)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227)

-康平本辨阳明病

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1505)

-邓珍本金匮要略方论(1505)

条文解读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 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 · 中寒湿 ·故鼻塞 · 内药鼻 中则愈、-康平本辨大阳病痉湿暍

【胡希恕】从这几句话就是咱们讲的那个里湿,湿这一章啊古人把这个里边有湿就是发黄这种病,也搁到这个湿里头,不过发黄讲的不全面,因为他后边有一章啊,全讲的是黄疸。

所以在这一章他只是寥寥提一提,头前他不也讲过嘛,面黄如熏色,身黄如熏,是吧。他那个所谓那个湿重的那个黄疸属于寒湿的那一类的。

那么他这一段呢也是,他说身疼发热面黄而喘,这是既有外邪,就是有表证啊,同时又有里湿,而发黄,这是一个外邪内湿并发黄疸的一个重病,他搁到后头的一段呐搁到一起啦,当然这一段是成了问题啦。

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这一段他主要是说是伤风头痛,鼻子壅塞,这是一个风寒末疾呀。

这种咱们长期在临床见多了,这就是所谓病在表的时候九窍不通啊,这证是这么说的。所以这个用轻药,内药鼻中,当然可以治疗的,在这种情况,一般这个病都会治的,随便用点解表发汗的药它就可以了。

这两个搁到一起它就不行了,头一个它是个重病,这个是个轻病,都是用内药鼻中,所以这一段它是错的,这个错还很清楚能够看出来,因为头前讲的风湿相博,他讲到这个风湿关节炎的这个情况啊,他底下应该继续来说这个才对啊,所以这一段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是有问题的。

那么假设把这一段整个看,既有,表证,喘,这是麻黄证。而又发黄,这个在伤寒论里有,啊就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那个可以治,这个他不过也没有说,但是搁到这一段里头弄个鼻塞,就是用那个内药鼻中就可以治那是错的,底半截可以可是把这个搁到一起这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一段呐,一般都认为这是有错的,不知道从哪抄来的。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 语言难出、-康平本辨大阳病条文 6

【胡希恕】风温的证候是什么样的呢?底下就解释了,“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就是上下的脉全浮,这个浮呀,也主表也主热,这就主热。“自汗出”,那么这个身灼热自汗出,我们讲阳明病就有了, 它这个热由里往外蒸的,里热往外出的这个热就是蒸蒸,身上热而汗出,它是这么一种汗出,不像头前那个中风证一样,他那个汗出的有限,它并没透,所以肌肉还是不解。这个不是,它是由里往外出汗,他是热。

“身重”,这个身重也很重要,说明身体有湿,皮肤肌肉里头湿 挺重的。这说明什么问题呀,虽然里头热,身上还这么大的湿,说明里面不实,这个在阳明病里头就有了。凡事阳明病的里热最伤人津液,热实到极点了,津液就枯燥了,所以大便也干了。水火这两个东西互相排斥的,火盛了,水就少了,水多了,火就要熄。所以在这个里热程度上看, 身还重,里还不实。由于这个热往上涌,鼻息必鼾,出气呼吃呼吃的,有声。

“语言难出”,这都是热往上涌的反应。这就是说这个温病就是 加重了,假若要是发汗,吴鞠通《温病条辨》还说用桂枝汤,这个用不得。温病里头有热用桂枝汤是绝对不行的,不但这个桂枝汤不能用,就是银翘散、桑菊饮也不可以用。这个咱们要注意了,要记得。这个病就是白虎汤,它里头热,不是表热,解表没用,越解表越坏。桂枝汤更不能用,那是干温的药。

【李冠杰】“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 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这一段又是顶格排版的条文。

“鼻息必鼾”,把它理解成呼吸抽动、急促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下,精神开始受影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恐怕是呼吸道这些组织里 头松弛,里边亢奋耗费的营养太多,就需要大量的新鲜氧气,因此呼 吸变得又粗又快,再加上呼吸道里边的肌肉松弛,就跟我们晚上打呼 噜有点相似,但是没那么重,主要是以呼吸道抽动、急促为主要特征。

大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① 、阳浮者热自发 · 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xi)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康平本辨大阳病条文 12

【胡希恕】“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这个表证啊,这个气不得旁达。我们平时这个人啊,皮肤感觉不出透气,(其实)也是透气的,要不然我们衣服总得清洁,我们老洗澡,衣服还脏,它也往外排出废物,也通透气息。那么这个表证呢,就是不透,不透这个气就不得旁达,那就往上壅,逆于上,就鼻鸣干呕,这都是气往上壅的一种反应。那么这一节说的是太阳中风的证候,比以前说的太阳中风的证候详细多了,那么至于治疗呢,他用桂枝汤,桂枝汤主治这种病。

【李冠杰】“鼻鸣干呕”,其实这个鼻鸣,我们完全可以这么理解,近似于现在的鼻粘膜发炎了,呼吸不太畅通,连说话都影响到,就是感冒常出现鼻腔的一些症状;这一条我们给它定一下性,实际上是阳性表证中的一种虚证,虚在哪儿呢?它就虚在人出现了比表实证进一步弱的这种情况,以致于汗毛孔闭不上,这是一个虚证。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邓珍本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胡希恕】这个也恐怕后边出的,也不像书的原本,它写附方里头,当然也是附的。它说这个一身面目浮肿,鼻子也堵塞,流清涕,由于鼻子流清涕、堵塞的关系,所以不闻香臭酸辛,都闻不着。“咳逆上气,喘鸣迫塞“那么这个,它搁个肺痈,这个也不一定就是肺痈。那么或者在肺痈初期没有酝脓以前,有这个情形胸中痛啊,这什么,有可用这个。葶苈大枣泻肺汤头前讲了,痰粘壅盛啊,有可用的机会。

伤寒和金匮共有 4 处鼻塞

相关症状反应条文。

分析:

鼻干 2处 鼻燥 2处
鼻息 1处 鼻塞 2处
鼻鸣 1处    

 

鼻干,鼻燥,条文共有四处,偏于里热而引起的鼻腔干燥。

鼻息,根据胡老李老的讲解,这里鼻息,类似我们现代医学讲的鼻翼煽动,高热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道抽动、急促表现之一,风温证候,鼻息,是里热的表现,对应方证是白虎汤证。

排除鼻息,涉及到鼻塞

  症状反应的条文共三条:

1、“内药鼻中”条文是伤风头痛鼻塞轻症,对应方证是发汗解 表,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

2、康平本条文12是太阳中风,对应是桂枝汤证。

3、金匮肺痈条文鼻塞清涕,不闻香臭酸辛,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葶苈子是寒性下水祛痰药,这里的鼻塞应当是热雍鼻腔所迫,类似现代医学讲的鼻窦炎,是否流清涕当斟酌。

特别声明:
1、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2、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3、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联系我们

微信号:sishisuinanian

经方医学公众号
14:16 202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