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经方辨证施治医案三则——孟庆贺
现代医学高血压的概念,就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同时,西医还把高血压进行一个分类,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比较高,占据95%。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的比较少占5%。
传统中医里面是没有高血压病名的,它主要是根据它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属于中医内科学里边的一些所谓的疾病,比如说眩晕,头痛,中风,心慌,心悸,失眠,呕吐,水肿等这些所谓分型。
我们经方全面辨证体系是如何认识高血压的?
李冠杰老师认为,无论是脏腑学还是现代西医,把病位、病性和病因,作为疾病的界定依据,它是片面的、肤浅的,做出的界定同治疗不能接轨。
我个人认为,经方视角下的高血压有三种分类。第一个就是按症状反应来进行归类,归属于表里半水血气之中,比如说症状反应非常明显,头痛,眩晕,心悸,胸痛,腰痛,下肢浮肿,视物模糊等,再去量血压,高血压。通过这些症状反应去归类,然后找出病理,再找到适合的方证。
第二种情况是无症状反应的高血压,比如说患者就诊的时候主诉血压升高,但没有其他的症状反应,甚至有的患者是因为体检的时候体检出来的血压增高而长期遵医嘱服药的。
第三种情况是其他疾病伴随的高血压,也就是继发性的高血压。
下面我们通过几则病案来加深对高血压的经方辨证施治的认知。
医案一
陈先生,男,38岁
主诉:高血压、头晕2年,口服降压药1年多。
病史:体检脂肪肝、颈椎病。
刻下:左侧沉滑,右侧弦滑,舌胖大、齿痕、黄腻苔、裂纹。食欲好、喜凉、吃凉多胃不舒服、头不清爽、晨起头晕、汗出、晨起口干、苦、渴、喝水不解渴、睡眠入睡困难、怕惊、脸起痘、大便不成型、粘滞。反酸烧心、嗓子异物感、咳嗽、黄痰、嗓子疼、膝盖以下凉、手足心热、心烦、胸闷、气短、吃食物呛、肚脐周围压痛、心下压痛。
病理:里虚寒、水实、半热、血实
方证:吴茱萸汤1黄连解毒汤2小陷胸汤1葛根芩连汤1三物黄芩汤1桔梗汤1桂枝茯苓丸1半夏厚朴汤1当归芍药散1栀子柏皮汤3
散剂:90克 一日二次 开水冲服
禁忌:生气、熬夜
复诊:血压控制很好,基本正常。其余症均有好转,上方减去小陷胸汤1桔梗汤1,半个月散剂,一日二次,开水冲服。
医案二
徐男士,62岁
病史:血压高7年
病史:血压高7年
主诉:头疼、天天吃去痛片4-12片
刻下:脉弦滑,舌裂纹黄腻苔 (吸烟史),吃饭可,喜凉,睡眠多梦,大便2-3天一次,不成型,便不净,喝水多,头不清爽,汗出不多,眼睛色淡。记忆力下降,下肢压痕,喜欢吃稀的。
病理:里虚、水实、半热、血实
方证:葛根芩连汤2泽泻汤3栀子豉汤3桂枝茯苓丸1
散剂:42克 一日二次 开水冲服
医嘱:忌生气、熬夜、停服去痛片
二诊
刻下:脉弦滑,舌苔黄腻,大便一天一次,不成型,头不清爽改善,汗出减轻,睡眠可,头疼、面色红。
病理:里虚、水实、半热、血实
方证:小柴胡汤1大黄黄连汤1泽泻汤3栀子豉汤3桂枝茯苓丸1川芎10
散剂:42克 一日二次 开水冲服
三诊
刻下:脉弦略滑,舌根黄腻,吃饭可,睡眠可,大便一天一次,不成型,尿可,喝水多,口略苦,头清爽,头疼消失、汗出。
病理:里虚、水实、半热、血实。
方证:小柴胡汤1大黄黄连汤1泽泻汤3桂枝茯苓丸1川芎10
散剂:42克 一日二次 开水冲服
胡希恕医案
赵某,男,53岁,病案号154112。
初诊日期1965年12月6日:发现高血压已20多年,常头痛头晕、失眠,于1965年4月2日来门诊治疗。前医以平肝潜阳、活血益气、滋阴养心等法治疗半年未见明显变化。
近一月常头暈、失眠、烦躁、易怒、心慌、鼻衄、大便干,左半身麻木,血压170/130毫米汞柱,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
证属:阳明里热,治以清泄里热。
与泻心汤加生地炭,大黄三钱,黄连二钱,黄芩三钱,生地炭三钱。
结果:上药眼三剂,大便通畅,心烦、鼻衄已,睡眠好转,时有胸闷。
改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服一月,头晕头痛等诸症皆已。血压在150~160/100~110毫米汞柱波动。
特别声明:
1、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2、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3、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