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汉医学》关于“不仁”的药证和方证整——袁洪雷
• 发布日期 2024-06-08 •阅读 0
01。芍药:苦、酸,微寒。归肝经、脾经。
主治结实而拘挛,兼治腹痛、头痛、身体不仁、腹满、咳逆、下利、脓肿。芍药是一种收敛药,如欲发汗、泻下、利尿、祛痰诸作用,以不用此药为宜。
02。乌头、附子:性热,味辛、甘,有大毒。归心经、肾经、脾经。
治阴证,即新陈代谢机能之极度沉衰者。主逐水,故能治恶寒,身体四肢及骨节疼痛,或沉重,或不仁,或厥冷,亦治腹痛、失精、下利。
03。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
治桂枝汤证而呕,身体不仁,不甚急迫者。
04。甘姜苓术汤:《千金要方》曰肾着汤
治身重腰冷,小便自利,或遗尿。腹证:腹部组织驰纵膨大,软弱无力,少腹不仁。
05。八味肾气丸:治产后水肿,腰脚冷痛,少腹不仁,小便不利者。
腹证:脐下不仁,组织驰纵,少腹冷感,知觉麻痹。
地黄:有止血、利尿、强壮、强心、解热、镇咳、镇静、镇痛等诸作用,治疗贫血虚弱、脐下不仁及烦热。
06。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07。炙甘草汤(复脉汤):
腹证:本方以地黄为主药,则有脐下不仁及烦热,及心尖及腹部大动脉悸动亢进。
08。乌头桂枝汤:
09。薏苡附子败酱散:
10。黄土汤:治下血、吐血、衄血、血尿、子宫出血,四肢不仁,或冷痛者,或烦热(地黄证)与恶寒(附子证)交互,或四肢手足烦热厥冷交替。
腹证:腹部软弱无力,脐下不仁,心下痞满。
11。矾石汤:治脚气痿弱不仁,脚气冲心者。
特别声明:
1、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2、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3、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