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医案解析 >

季某肺结核案——李冠杰

 

 200911   18

姓名

 季某

性别

 

年龄

 43

婚否

 

住址

 

电话

 

 

主诉

 肺结核

现代

诊断

肺结核

病史

患肺结核多年,前期因值夜班病情加重

刻诊

            

食欲

 

例假

 

睡眠

 

喜忘

 

大便

 

孔窍

 

小便

 可,略黄

喜呕

 

汗出

 时有汗出

心烦

 

寒热

 微恶寒,背恶寒

欲寐

 

口干

 

无力

 

口苦

 

咳喘

喘咳,咳即汗出

食冷

 

手足

 

头痛

 

胸胁

 

头晕

 

四肢

 

 

 

他证

 

脉诊

 弦滑数

浮肿

 

舌诊

 舌红苔薄

皮肤

 

眼睑

 

体温

 

面色

血压

 

他证

 

 

心下

 

肋下

 

腹部

 

腋下

 

两乳

 

少腹

 

他证

 

 

处方

 处方考虑其久病体虚且里热明显,加之恶寒而喘,与麻杏石甘汤合竹叶石膏汤各半,一次十克两共两次,后改为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如热不减,再另加服竹叶石膏汤。11.19来电话,服一次药后感觉诸证明显见轻。

复诊

11.20来电话,服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后晚上发烧,咳嗽加重,后服退烧药汗出烧退而好转,第二天继续服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中午加服竹叶石膏汤,晚上见面时言感觉尚可。

 

2009.11.21.1015来电话,昨晚感觉咳喘明显减轻,以前晚上胸部常觉有灼热感,现在亦有所缓解。嘱其继续按原方案服药,并注意服竹叶石膏汤后的变化,如有大便稀且服药一个小时后有腹部凉的感觉即停服。

 

2009.11.29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服至第八天时,下午咳嗽加重且吐出一些类似脓样的痰状物,自诉有半碗之多,尔后感觉轻松许多。近几天睡眠与饮食都有所改善,大便正常,感觉有劲,再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五天的量。

 

2009.12.4服上方五天后食欲、大小便睡眠等均正常,但喘有所加重,然不象治疗前那么剧烈,脉近平脉偏于小,舌淡,尚有胸胁满,咳后欲呕,但已无明显的热象,与小柴胡汤加瓜蒌五天,每天两袋,即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去黄连。

 

2.12日来诊,右胁下疼痛减轻,喘有所加重,晚上小便时都要喘并咳嗽十几声,有心中懊恼之感,为热扰胸膈,与栀子豉汤两袋,一天内服完以观后效。

 

12.20近几天喘咳有所加重,胃脘灼热感,食油腻食物则有欲呕的症状;下午有恶寒感觉;但睡觉后好转,原方加竹叶石膏汤。

 

12.27加服少量的竹叶石膏汤后咳喘有减轻的感觉,但大便总有欲解的感觉。另有背部胃的部位有痛重感,仍有咳的症状,睡眠中有打鼾的现象,以前没有。守方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五天,每天两袋。

 

10.1.1情况比较平稳,右侧后背有疼痛感,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五天,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干姜五袋。后一直服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中间因早晨咳嗽有痰曾加半夏厚朴汤效果不明显。

 

1.16近几天又咳出似痰似脓状物,感觉症状有所减轻,但有胃中冷的感觉,且大便偏溏,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干姜,即合半夏泻心汤之意,十天的量。

 

1.27前天因回老家途中,摩托出现故障而致其推车步行近四公里!诉自己都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体力。后现咳喘加重,身疼痛。大便一天三四次,不成形有气排出,睡眠不深,梦多。脉弦偏数。舌质红暗,无苔。与小柴胡汤合小胸汤十天。

 

2.8来电话,症状较昨天有所减轻,大便有所好转,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十天,日两次次一袋。

 

220来诊,近期咳嗽加重,又吐出些许带有异味的粘稠状物,后感觉略舒适,常有胸胁满,因咳嗽致后背有疼痛感。食欲很好,曾有几天咳嗽后有疲劳感但稍睡一会即缓解,脉近平,略显细,舌质红,近于无苔。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

 

2.25来诊,脉弦细偏迟,晨咳已基本消失,食欲好,大便正常,前几天咳喘并吐出痰状物后感觉轻松很多,曾有两次憋气的症状,发作时呼吸困难,但咳嗽一阵后即消失,平时咳嗽时有出汗的症状。现已上班,需要每天晚上十二点后上班,此对身体的恢复不利,但当时只能如此。与小柴胡汤加瓜蒌十袋。

 

36来电话,言其病情已明显好转。并言要其妻前来取药。再与上方。

 

3.22来诊,近来时重时轻,右胁下满,痰多,常有黄痰,脉弦细数急,舌红少苔,心率112,血压69\125。阵发性咳喘。大便基本正常,昨天喝一袋冷奶而出现大便溏稀,近于腹泻,但泻后无不适感觉。常因咳而致干呕。时有恶寒,无心下满痛拒按,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石膏。石膏的量视病情况变化而变化,热退则减

 

3.23来电话,昨晚服麻杏石甘汤后随即汗出热退,咳喘有所减轻,今天改服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石膏,服后有轻微的腹中痛,当为石膏所致,嘱其今天服三次,如果明天病情稳定可改为两次。

 

3.29来诊,前几天喘咳严重,服药后吐出很多似脓似痰物,现感觉轻松很多,且食欲食量明显增加,咳嗽明显减轻,大便基本正常,但不干,睡眠可,脉弦数滑,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黄连略加量,十二袋,日两次,

 

4.5来诊,咳嗽天明减轻,现只有早晨略有咳嗽,食欲增大,一顿吃两个大馒头,精神很好,热象已明显消退,脉已近平脉略显滑数,有些鼻塞,大便正常,血压65\113心率74

 

4.15路遇,已基本不咳嗽,遇风大时偶有,鼻子不透气已十余天,无其他不良感觉,药已服完几天。

 

4.17来诊,近几天来,头两侧与后颈痛,低烧,鼻塞,咳嗽,身疼痛,咳引胸痛,脉浮偏数,舌淡略红,苔薄白,身无力,服解热止痛片后有汗出,恶寒,食欲可,大便可,无往来寒热,右腮腺肿大。与小柴胡汤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4.18来电话,服药后只是短时间内有症状略有减轻,过后则更甚,现体温三十九度多,咳嗽喘,头痛,无汗,拟麻杏石甘汤。

 

4.18来诊,脉洪大滑数,发烧,身上微似有汗,喘、咳嗽,头痛,鼻孔内喘出的气有灼热感。舌淡,苔白薄,与麻杏石甘汤两袋,晚上服一次,明天早饭后一次,后改服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

 

4.19来诊,昨晚服药后汗出热退,头痛已,已无感冒症状,但吐出的痰中有血块,刻下:右胁及右后胸胁部胀满感。时咳嗽,诊时已是下午五点十五分,微有发热的感觉,脉弦数偏大滑,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十三袋日两服,其中第一袋加三克左右生石膏粉。

 

4.27来电话,现感觉很好,没有明显的症状,问是否还需服药。嘱暂停服药,何时有不适感,及时来诊。

 

5.7来诊,脉弦数,感觉有发热,稍有咳嗽,与麻杏石甘汤一袋。

 

5.13来诊,近几天感冒,鼻塞,咳嗽,头痛,脉弦细偏数,食欲可但食多则腹满,胃中不适,但食少则易饥,大便日两次,不干不溏,舌红苔薄近无,胸胁满,曾吐出痰带鲜血,时有肠鸣,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十二袋日两服,另服半夏泻心汤四袋日一服次半袋。

 

5.26来诊,胸胁满,咳喘明显,有痰,且痰中时有鲜血丝,脉弦偏细,舌淡,苔薄,大便基本正常量偏少而解之无力,鼻塞,咳嗽时有汗出,时有轻度肠鸣。血压77\113心率63。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十二袋日两服次一袋早晚饭后服,半夏泻心汤两袋日一服次半袋午饭后服。

 

5.30来电话,仍咳喘,总感觉有痰吐不出来,吐出的痰里有鲜红的血丝。尚余两天的药。拟前方中加生地。

 

6.22来诊,脉左弦细右偏浮大,吐的痰里有少量血丝,一般只是早晨有,喘,右后背部发紧,食欲可,大便日两次,或一次,睡眠少,舌暗红,苔薄,血压95\56心率69,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生地十二袋日两服次一袋,另加桂枝茯苓丸胶囊三十粒日三服次二至三粒饭前服。

 

6.26带他人来诊,言服药后诸证均有所减,咳喘与痰中血丝减轻。

 

6.28来诊,因吃一块雪糕后胃部胀满,昨天头痛,刻下头晕,欲呕。有时有肠鸣,胃痛,胃内反酸,脉浮偏数,与吴茱萸汤。

下午来电话,上午服药一袋,现胃痛已基本消失,有时还有点微痛的感觉;胃部胀满感已无,头晕消失,欲吐感消失,服药后出了一大身汗,感觉轻松许多。

 

7.29来诊,消化不良,饭后腹胀满,大便日行两次,脉弦细数,胁下微满,食欲可,早晨和晚上各咳嗽一段时间,其他时间没有明显的症状,无欲呕,睡眠尚可,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十袋日两服次一袋。

 

8.22来诊,近来咳嗽频繁,汗出,右颈拘急,大便基本正常,舌质淡,苔微黄薄,右胁下略有不适感,右脉浮数偏大,左脉偏弦,右鼻塞,与麻杏石甘汤一袋半,第一天晚上服一袋,第二天早上服半袋,后拟小柴胡汤合胸陷胸汤。

 

8.25来诊,服麻杏石甘汤后感冒的症状已愈,仍有右胁下紧,大便日两行且偏软,血压76\116心率65,现仍有因嗅烟味而诱发咳嗽的情况,脉略弦偏迟,与小柴胡汤加瓜蒌干姜十二袋,日两服,次一袋。

 

8.31来诊,服药后几天咳喘又严重,特别是早晨明显,睡眠差,难入睡,食欲可,食后胀满感,大便基本正常,小便黄,咳甚时有汗出,脉滑数偏弦,早晨初咳吐痰有少量血丝,咽干,舌淡,苔略厚,头似晕似痛,后背沉重,予麻杏石甘汤两袋日一服次一袋,前两天晚上服,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十二袋日两服次一袋从等二天开始服,即服过前方后再服本方。另予石膏、麦冬、生地各等分60克加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方中,以三分之一为度。

 

9.9来结药费,脉近于平,基本无不适感,仍有气短和喘的症状,早晨每有咳嗽几声,言服最后一次药后效果明显,特别是所加的石膏、生地、麦冬,服后有特效。

 

9.14来诊,脉滑数,右脉浮左脉偏弦,时有咳嗽,微热,头痛,汗出,小便黄,问及是否感冒,言是。与麻杏石甘汤两袋各八克,今晚服一袋,明早服一袋,后如有柴胡证拟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麦冬生地,如热象明显再加石膏。(后未再来诊,说明药已效,因走时嘱其如愈不必再服药)

 

9.27来诊,近几天喘,咳明显,自诉与几天前去地里摘棉花有关,晚饭后腹满,胸微满,脸部痒,后颈部拘急不适,脉略数,右脉偏浮,大便日两三行,反不溏,食欲可,睡眠可,无恶心,有黄痰,咯出痰后舒适,但不易咳出。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葛根。十四袋,日两服,次一袋。

 

10.4来诊,服药后咳喘不减,咳吐黄痰,口腔内多处疼痛,两腮胀痛,舌质淡红,苔薄白,牙痛,食冷热食均疼痛,右胁下满,头痛,以后部为重,脉弦细滑数,大便日两行,但不溏,咳喘夜里严重,白天稍轻,食欲可,血压76\128心率93,咳嗽时有汗出,小柴胡汤合陷胸汤加石膏麦冬生地二十袋,日两服,次一袋,另麻杏石甘汤两袋,日一服,今天晚上和明天早饭后各服一次。

 

10.5晨练路遇,言服药后诸证均有所减,身体感觉也有劲了。精神很好。

 

10.7来诊,服麻杏石甘汤后每次都有汗出,后身轻气爽,刻下仍咳嗽,喘,但已较四号来诊时轻了许多,仍有头项微痛,两腿后侧有重体力劳动后的疲劳与疼痛感。脉浮数偏大有力。再与麻杏石甘汤三袋,初服一袋,后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味方合服,每次加麻方半袋,以防因出汗多而致人虚。

 

10.14来诊,服药后喘已轻,后胁下有胀满沉重感,刻下牙痛,脉略数弦细,与三黄泻心汤加前方同服

 

10.16来诊,牙痛虽有所减,但牙龈明显肿大,鼻塞,咳嗽,有黄稠痰,喘并不重,脉弦细数,心率80,血压76\123。食欲可,大便日两三行,咳嗽时有汗出,并不明显溏稀,牙痛而引起头部不适,右胁下发紧不适感,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石膏麦冬十袋。另三黄泻汤一袋。

 

10.31来诊,后背发紧,咳嗽,有痰,有时攻的头痛,食欲可,大便正常,睡眠少,因咳嗽所致,脉弦细偏数,舌质暗淡,苔薄白,晚饭后有腹胀满的感觉,无欲呕,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十二剂,日两服,次一剂,可尝试日三服

 

11.12来诊,脉弦弱数,舌质暗淡,苔薄,近来咳喘明显,气短,有时痰中有血丝,食欲可,右后胁下胀痛,大便正常,头脑感觉不清醒,喜忘,口干,咽干痒,略有鼻塞感,小柴胡汤加麦冬生地。

 

11.15来诊,昨天发作牙痛,昨晚一夜因牙痛而未得睡眠,脉滑数,大便正常,与三黄泻心汤十二克,与前方同服,酌量。其言,服前方后咳喘明显减轻,并询问如服完余药打算暂停应段时间的药,说明症状已很轻微,值得注意的是,其一直是按次半剂服用,日两服,即每次只服五克左右。每天只服一剂。

 

11.27来诊,近来咳嗽明显加重,痰不多但粘且不爽,咳引胸痛,稍一咳就易出汗,脉弦细数滑略有力,夜里鼻中干燥,两后背部发紧,食欲可,大便可,小便黄,略有感冒的感觉,鼻略有塞状,睡眠可,舌质暗红,苔薄,有时痰中带血丝,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生地和大量麦冬,即合麦门冬汤之意,另与一次麻杏石甘汤,再另与石膏粉酌情加服。

 

12.4来诊,近两天感冒,自服麻杏石甘汤后有所好转,但尚有些余证,鼻塞,脉弦数,再与上方一剂,日一次,次半剂。另言服上次的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生地和大量麦冬后,咳嗽明显减轻,但食后腹满感,食欲可,口干渴消失。

 

12.9路遇,言此次服药后感觉较以前效果都好,现尚有咳嗽,气短,在服药期间吐出铁锈色痰,后感觉轻松,嘱暂停服药,一周后再视情况与药。

 

12.27路遇,言近期感觉很好,除早晨轻微咳嗽几声外,别无不适的感觉,再没有发作喘的症状。嘱:稍有不适即及时来诊,并可在方便时去医院作一次检查,其表示不想去做。

 

10.1.5路遇,言一直很好,即不咳嗽也不喘,感觉正常。

10.1.11特来送药款,言近来一直很好,以前常有腿脚冷的感觉,现在没有了。并言服最后一次药后,胃功能受一定的影响,曾一度消化不好,后慢慢恢复过来。当为生地的作用,不可轻视!

 

11.1.15来诊,因着凉,现鼻塞,流涕,鼻中有热感,口干欲饮,胸胁满,脉弦细,微喘,食欲可,大便可,小便可,眼睛干涩,有痰,且痰中有血丝,鼻涕中亦有,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麦冬、生地,十六剂,剂六克,日两服,次一剂。另与麻杏石甘汤。三剂,剂五克,初只服后方一剂,(下午4点)如晚饭后得汗出,证减,止服。仅服前方一次即可,汗不出可两方同服各一剂,后服前方,第二天晚上再两方同服一次,即可。后仅服前方。柴胡12黄芩6半夏6人参6甘草6生姜6大枣6黄连2瓜蒌15麦冬25生地8

 

11.1.19来诊,服上药后症状并没有减轻,现咳嗽,微喘,咳嗽时有汗出,脉偏滑大略数,但已略见缓和之象,感觉呼出的气有热感,鼻塞流涕,此为感冒多天已有欲愈之象,与麻杏石甘汤两剂,剂六克,今晚单服此方一剂,明天上午各服一次与前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味方同服一次,另与石膏粉十五克左右,嘱其如服药后仍感觉有热可加于柴胡剂中。

11.1.20路遇,咳喘等感冒症状已去大半。

 

11.1.29来诊,近期喘有所加重,右胁下有疼痛感,脉弦细偏数,大便无规律,咳嗽且喘,有振发性的特点,咳嗽时即要连续咳,直到吐出痰方缓解。鼻塞,略有发热,鼻涕中有血丝,痰中亦有时有,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麦门冬、生地。十三剂,剂七克,日两服,次一剂。另与麻杏石甘汤20克左右,酌量与前方合服。柴胡12半夏7黄芩6人参6甘草6生姜6大枣6瓜蒌15黄连2麦门冬15生地8

 

11.2.28来诊,鼻塞,略有感冒的症状,与麻杏石甘汤一剂,十克,日一服,次半剂。

 

11.3.9来诊,昨天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刻下脉弦细偏数,后背恶寒且有振发性,腰酸沉,先与麻杏石甘汤一剂,十克,日两服,次半剂。估计两三天后必会发生柴胡证,拟与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加麦冬生地。

 

11.3.10来诊,服药后感冒症状明显减轻,但仍咳喘,脉弦细偏数,右胁及后背肋下部满痛不适,舌质偏暗红,苔薄白,食欲不佳,大便可,头痛,鼻塞,口干,口臭,与小柴胡汤去半夏加瓜蒌根合小陷胸汤加麦冬生地。柴胡12黄芩6瓜蒌根6人参6甘草6生姜6大枣6黄连2瓜蒌15麦冬20生地12

十六剂,剂六克,日两服,次一剂。

 

11.3.12路遇,头痛在服完麻杏石甘汤后不久即愈,服上方后咳喘减,诸证均有明显好转,只是仍有鼻塞,时流清涕,然观效果此方去半夏加瓜蒌根要好于原方。此即为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合小陷胸汤加麦冬生地。

 

11.3.23路遇,药已服完,所有的症状基本消失,唯有鼻炎不得愈,常鼻塞,有时有鼻涕但并不清稀,白天重,晚上略轻,如有柴胡证时拟与小柴胡汤合越婢汤?或麻杏石甘汤或大青龙汤?

 

11.4.3路遇,近来感觉很好,只有一点鼻塞的症状。咳喘均基本消失,偶有痰。面色及精神都很好。

 

11.4.11来诊,近来时有喘,短气,咳嗽有但不明显,胸时有振痛,因有劳作右胁下有疼痛感,食欲可,睡眠可,大便可,小便可,口干,欲饮,舌质暗,苔薄,脉弦细弱偏略偏沉,皮肤干燥。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合小陷胸汤加麦冬生地。

二十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

 

11.4.13特来送药费,服药后诸证均明显减轻,脉已趋缓略偏数,易汗,仍有微喘,鼻塞。再与麻杏石甘汤,两剂,剂5克,日服一次,次一剂。

 

11.4.29路遇,近来感觉很好,咳喘基本消失,只是早晚或是遇冷有鼻塞感。

 

11.5.15来诊,近来因操劳,又出现喘证,胸闷,烦,大便今偏溏,口干早晨尤甚,眼角睡眠后红肿,胸闷,脉滑数有力偏浮,左脉弦细,舌质暗红,苔薄白,鼻塞,与麻杏石甘汤,另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麦冬生地。

麻方一剂,分两次服,

后方十五剂,剂3.9克,日两服,次一剂。

 

11.5.26来诊,近来腮腺发炎,与三黄泻心汤两剂,剂五克左右,得减,现仍喘,胸中热烦,胃中满,烧心,大便日二三行,偏溏,与栀子厚朴汤。

栀子8枳实8厚朴12

五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

 

11.5.27来电话,服栀子厚朴汤后胃中的烧心感消失,满感明显减轻,喘也有所减。嘱其继续服。

 

11.5.28路遇,腹满与喘已基本消失,但仍有牙龈炎,嘱其多喝水。

 

11.6.11来诊,近来有对气味过敏的感觉,喘有所加重,有消化不好的感觉,胃中满,不能食不易消化的食物,脉弦细偏涩左脉偏沉右脉偏浮,舌质色正常,胃中胀满,右胁部胀满,有时欲呕,口干眼干,手足干,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麦冬生地。

柴胡8黄连1.2瓜蒌12麦冬15生地8余各4十四剂,剂五克,日二服,次一剂。

 

11.6.13来诊,服上药后喘不轻反重,腹满,喘,头有时疼痛,鼻干,口干,腹大如鼓,气胀,吃马丁林后感觉舒适,但稍后即消失,大便基本正常,有时日两行,小便黄,曾有一次因饮食过量而致,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厚朴三物汤,厚朴8生姜8半夏3甘草2人参1.3枳实3大黄3六剂,剂五克,日两服,首服次一剂,后酌减。

 

11.6.14路遇,特意告知,服药后喘明显减轻,腹中感觉舒适很多,大便也很正常。嘱其再服,并注意大便的变化。

 

11.7.6来诊,自感觉近来感冒,咳喘,短气,腹胀,脉细弦,舌质暗淡,苔薄白,身无力,背痛,且胀,头痛无热,食欲一般,大便可,微有抽筋,胃中有痞满感,因孩子工作的问题而心情不佳,腹诊:胀气,血压67\100心率74

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四逆散。

厚朴8生姜8半夏4甘草3人参1.6柴胡3芍药3枳实3

七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克。

 

11.7.7来电话,服药一剂后即感觉诸证均有所减,现已服两剂,身无力的感觉已明显好转,喘仍有但已有所减,刻下仍有食后腹满感。嘱其继续服药。

 

11.7.11来诊,昨天右胁和胸部有明显疼痛感,近来咳嗽加重,右胁下及后部满感,咳嗽时有呕感,昨天吐出些许浊痰,今天胸痛已消失,脉细弦弱偏数,嘱其继续服以前余下的小柴胡汤加麦冬生地方。后随证而治。感觉其近来身体状态不如前期好,与其工作量偏大且又操劳过度有关。

 

11.7.14来诊,脉细弦数,右后胁部胀满感基本消失,食量偏少,食后腹内有胀满感,咳嗽已明显有所减,仍有喘,小便偏少,口不干,不欲饮,有时头晕,胃中有消化不好的感觉,有时会抽筋。四逆散合五苓散加少量石膏五苓散10四逆散10石膏5七剂,剂三克,日两或三服,次一剂。冲服。

 

11.7.18来诊,服药后感觉不明显,现右胁下隐痛感,食欲不佳,欲呕感,喘,饭后有撑胀感,舌质暗淡,苔薄白,脉弦略偏迟,口略苦,易汗出,咳嗽时尤甚,大便基本正常,小柴胡汤加厚朴杏仁,柴胡8黄芩4半夏2.7人参4甘草4生姜4大枣4厚朴8杏仁4九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40

 

11.7.24来诊,服药后效果很好,几剂后咳喘即明显减轻,刻下咳嗽已很轻微,并没有明显不适感,嘱其暂停药。

 

11.7.30来诊,近来两腿前侧发生明显的疹状痘点,痒甚,自诉每年高温季节都会发生,但今年较常年严重,大便日两行,但量不大,略有流鼻涕的感觉,脉略浮数,舌质暗红偏紫,苔薄,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2连翘2赤小豆14杏仁1.5大枣3生姜3梓白皮4甘草2五剂,剂六克,日两服,次一剂。

 

11.8.4来诊,服上方后,两腿的疹疮明显好转,痒亦减轻,只有天气热时才有明显的痒感,刻下食后易腹满,喘有所加重,左脉微有洪大象,右脉实滑,腹诊上腹部彭大且硬有抵抗感,按之不适,右胁下有压痛感,与四逆散加厚朴杏仁。

柴胡5芍药5枳实5甘草5厚朴5杏仁5六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

 

11.8.20随其妻来诊,服药后有效,与以前的方子疗效(小柴胡汤加厚朴杏子)基本相同。疗效快捷。都是两剂病症即明显有所减。

 

11.9.8来诊,近来喘有所加重,晚上明显,早晨咳嗽,而且咳嗽至干呕,两胁满,右后胁下胀紧痛,咽中常有痒感,身上皮肤痒,腿部仍有轻微红色点疹,脉弦细,寸浮,关偏沉细,舌质暗淡,苔薄白,大便正常,小便黄,腹诊心下有压痛感,四逆散加厚朴杏子(二)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一)柴胡10芍药10枳实10甘草10厚朴10杏仁10麻黄3连翘3赤小豆25大枣5生梓白皮6生姜3十九剂,剂六克,日两服,次一剂。

 

11.9.21来诊,服上方后诸证有所减,但仍有轻微咳嗽,身痒已基本消失,近因炼油引发咳喘,右胁下胀满痛,食欲可,但食后有上撞感,烧心。大便基本正常但次数偏多,早晨咳嗽严重,腹部亦有明显的胀满感,小便不利。以前小便后有痛快的感觉,近来小便变细,量少,且有尿不尽的感觉。脉滑数略偏洪大,舌质暗红偏紫,苔薄近无。与四逆散加厚朴杏仁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柴胡5枳实8芍药5甘草5生姜8橘皮16茯苓8杏仁5厚朴8十二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

 

11.9.23来诊,服药后有效,但过后仍喘严重,只是服药后有一振轻松感,自诉有感冒症状,有轻微头痛,脉数,口偏干,暂与麻杏石甘汤十克,分两次服,后拟厚朴三物汤合橘枳姜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

 

11.9.24来诊,服麻杏石甘汤后,今天喘已明显有所减,且腹满亦有所减。与厚朴三物汤5克合五苓散5克,上午服一次五克,下午再视情况而定。

 

11.9.25来诊,服上方后腹满明显减轻,小便亦有改善,但仍喘,大便没有变化,食欲一般,但食后仍有撑胀感,中午明显,感觉有头痛的感觉,似有感冒感,厚朴三物汤合五苓散合麻杏石甘汤各等分,三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

另嘱其间服前方四逆散加厚朴杏仁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

 

11.9.27来诊,仍有喘,和腹满感,与大柴胡汤加厚朴杏六剂,

11.9.28路遇,言服药后疗效不明显,仍喘的严重,以至于昨天晚上没有睡好,并来诊,自感觉有头痛感,与麻杏石甘汤十克,分两次服。

 

11.9.29来诊,自感觉有发热,头痛,服麻杏石甘汤后明显好转,但晚上又有所加重,脉浮滑偏数略大,腹胀满已基本消失,咳嗽腹部亦没有疼痛感,今天出现一阵心悸,舌质暗淡,苔薄,近无,晚上口干明显,大便日两次或一次但有解不净的感觉,量偏少,小便正常。两后背胁部胀满,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麻杏石甘汤。七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柴胡4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各2麻黄4石膏6杏仁2瓜蒌6黄连1

11.9.30上午840来电话,言服上方后疗效明显,昨天晚上一夜基本没有喘。

 

11.10.28来诊,近来又出咳嗽,喘,但相对比较轻微,有时痰中有血丝,早晨明显,有时觉得心悸,眼黑,有时有头痛,近来出现口疮,但刻下已愈,左脉弦细右脉偏滑大,偏数,腹内再未出现不适感。舌质暗淡,苔薄白,喜忘。口干欲饮。

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桂枝茯苓丸加麦冬生地厚朴杏仁柴胡4黄芩2半夏2人参2甘草2生姜2大枣2瓜蒌8黄连2麦冬8生地5桂枝2茯苓2芍药2丹皮2桃仁2厚朴2杏仁2十一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

 

11.11.20路遇,近来感觉很好,只是每天早晨起床后会出现咳嗽,感觉是前一天晚上肺中出现的痰,吐出些许痰后咳嗽即消失,基本一天都不再咳嗽或喘。上次的药服后咽出现干燥感,故未服完。

 

11.11.24来诊,近来咳嗽加重,口干,咽干不适,晚上有汗出,大便可,小便可,脉弦细数,舌质淡暗,苔薄白,食欲可,但饭前出现一阵心悸感,咳嗽甚时右胁下有疼痛感。咽中痒,略有痰。很轻微。鼻干,呼出的气感觉有热感。与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麻杏石甘汤。柴胡6半夏3黄芩3人参3甘草3生姜3大枣3黄连1.3瓜蒌10麻黄4石膏8杏仁3十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

 

11.11.27来诊,服前药后疗效不好,症状反有所加重,刻下,喘,咳嗽有痰,大便可,小便可,脉数偏洪大,鼻干痛,舌质暗淡,苔薄白,昨天出现腹胀,气胀,食量有所减,腹诊腹部彭满胀大,有汗出,与麻杏石甘汤12克,分两次服。今天晚上服一次,明天上午服一次。另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厚朴三物汤厚朴8半夏3生姜5甘草3人参2枳实3大黄3

11.11.30路遇,遥问怎样了,答“没事了”下午来诊,嗓子哑,仍有咳嗽但不重早晨明显,短气,每天下午即感觉腹中满,晚上明显,大便前两天偏溏,刻下已不溏,但次数多,日两行,量少,鼻塞,脉细滑尺偏沉,睡眠多,服上后方后感觉略有胃中热的感觉,腹满不减,胁下略有不适感,无口苦,口干,口臭,有汗出,麻杏石甘汤合三物厚朴汤各半四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

 

11.12.4来诊,服上方后咳喘略有所减,但身上起了很多痘疹,痒,以上半身为重,鼻塞,但无清涕,略有咳嗽,短气,腹满明显减,大便已日一行,不溏不干,左脉弦,右脉略显洪大滑,数,舌质暗淡,苔薄白近无,体温高,胁下略有满感,口腔溃疡不断,无欲呕,上半夜略有汗出,因用电热毯所致,呼出气有热感。麻杏石甘汤两剂,剂7克,下午四点左右一服,晚上睡前二服。明天服下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三黄泻心汤加厚朴杏子石膏麻黄2连翘2赤小豆13杏仁2.7大枣2生梓白皮1生姜2甘草2厚朴2黄连2黄芩2大黄2石膏5九剂,剂五克,日两服,次一剂。

 

11.12.9来诊,服上方后诸证均减,并且感觉身体内有舒适感,刻下仍有鼻塞、身上痒疹明显,嘱其不必为此特意服药,可将之前余下的药再服尽,待有明显的症状时再来诊。

 

12.1.13来诊,近来常感觉腹中不适,特别是饭后,有腹满感,咳嗽有痰,鼻塞,略有口苦口臭,右后胁下有轻度疼痛感并有下坠感,常有欲大便的感觉但解不出或量较少,感觉腹满,脉滑略弦数尺偏沉,上午常有困倦感,睡眠多,舌质暗淡,大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柴胡4半夏1.6黄芩2芍药2枳实2.5大黄1.2生姜3大枣2麻黄3石膏4甘草1.5杏仁1.5瓜蒌6黄连1.2散装,日两服,次一大膏盒(即五克左右)。

 

12.1.29来诊,上方服后三次即愈,后余药服尽,近来食欲很好,但总感觉咽中有痰感,咳嗽,甚时欲呕,大便可,有时两次,小便可,脉弦数偏大滑,舌质暗,苔薄白,后背阵发性恶寒,后背敲之有声,胁下无胀满感,口有时苦,有时右胁下有疼痛感。自感觉呼出的气小柴胡汤合小陷汤加生地麦冬柴胡8半夏3黄芩3人参3甘草3生姜3大枣3黄连1.5瓜蒌12麦冬12生地3另与麻杏石甘汤20克左右。前方二后方一合服,咳嗽减后停服后方。

 

12.2.4来诊,前药尚未服完,刻下咳嗽喘,早晨严重,胃中感觉堵,满,自感觉上火,腹诊,腹部彭大,气胀轻微,但有振水声,脉浮滑尺偏沉,舌质暗淡,小便有轻微的热感,大便可,日两行,头微痛重,似有感冒,右背和脊沟发紧,微痛,无汗,有时有烧心感,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厚朴三物汤合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8生姜8半夏3甘草2人参1枳实3大黄2小青龙汤6石膏339克,日二服,次一大平(即五克左右)。

 

12.2.20来诊,服前方后,药未服尽服而诸证均基本消失。刻下,咳嗽,有粘痰咽中不清爽,右胁下略疼痛感,食欲可,睡眠可,性功能不佳,曾出现过大便后肛门轻微出血,现已基本消失,右脉浮大略偏弦,左脉弦濡滑,舌质暗红,苔近无,舌尖有口疮。食多则腹满,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合小胸汤柴胡8半夏5黄芩3人参3甘草3生姜5大枣3瓜蒌10黄连1茯苓4厚朴3苏子2

55克,日两服,次5克左右。

 

12.2.22来电话,感觉小腿疼痛略有加重,且走路疼痛明显,嘱其,怎么样子疼的明显就怎么做,并给其解释,这类疼痛即是人体自我治疗的一种过程。另外,服上方后,咳嗽有所减,咽中痰的感觉明显减轻。

 

12.3.5来诊,咳嗽但不是很重,晚上较明显,右胁部及后背部下侧疼痛,略胀,食欲可,睡眠可,大便可,有时两行,小便可,微黄,无汗,手足冷,脉偏细略弦,滑略数,舌质暗淡,苔薄白,咳嗽时有欲呕感,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桂枝茯苓丸柴胡8半夏4黄芩4人参4甘草4生姜4大枣4瓜蒌12黄连1.4桂枝4芍药4茯苓4桃仁4丹皮470克,日两服,次5克左右。

 

12.3.7早晨路遇,服药后咳嗽等症明显减轻。嘱其服完后再来诊,继续服药。

 

12.3.16来诊,服药后咳嗽喘有所减,右胸下仍有疼痛感,大便日两行的时候多,且有解不尽的感觉,吃菜多后好转,再与上方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桂枝茯苓丸柴胡8半夏4黄芩4人参4甘草4生姜4大枣4瓜蒌12黄连1.4桂枝4芍药4茯苓4桃仁4丹皮472克,日两服,次4克左右。

 

12.4.5来诊,近来明显有喘的症状,腹中常感觉冷,食冷食后则腹泻,头痛头晕,以晕为主,左脉沉弦,右脉尺沉,略偏迟,心率70,舌质由前暗变为淡粉略见暗,苔薄白,前胸偶有阵疼痛感,小便夜尿多为日一次,大便有时日两三行,食菜后则易不成形。真武汤合茯苓甘草杏仁汤茯苓15芍药9生姜9苍术6附子3杏仁6甘草250克,日两服,初服次2.5克,后渐加至5克。

 

12.4.18路遇,言服上方后感觉很好,已基本无喘了,只是前两天吐了些黄痰。吐出后便感觉好了很多。

 

12.5.5来诊,近来感觉有上火的情况,仍短气,喘,但不严重,略有咳嗽,有轻微的汗出,后背发紧,有轻微的咽痛,滑数,右脉浮大,左脉细弱,舌质淡暗,苔薄白。近来有小便尿不尽的症状,有轻微的头晕,头脑不清爽,大便日一至两次,能成形,略有口干,无口苦,近来食后常有烧心。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后即有。

麻杏石甘汤5合泽泻汤3

分三次服尽。

 

12.5.7来诊,服上方后感觉疗效不佳,腹满且有疼痛感,自诉疼痛感位于胃部,且较为浅表。与四逆散十五克左右,嘱其分四次服尽,后再来诊。

 

12.5.15来诊,短气,喘,咳嗽,上腹部感觉满,咳嗽时易引发干哕。食欲可,睡眠可,但睡眠中明显伴有打呼噜。大便正常,小便可,感觉身无力,精神欠佳。左脉弦右脉体偏短略洪,滑偏数。舌质暗苔近无,近来有消化不好的感觉,食略多则腹中有不适感,四逆散合小陷胸汤合小半夏汤柴胡5枳实5芍药5甘草5半夏7生姜5黄连1.7瓜蒌1248克,日两服,次5克左右。

12.5.16晨练相遇,言昨天晚上服药一次,今天感觉咳嗽明显减轻。嘱继续服药。

12.5.19晨练路遇,言已没事了。

 

12.6.12来诊,近来咳喘不明显,只是早晨有一点,近几天出现腹部疼痛感,初起为烧心,后吐酸,大便不成形,日行两三次,胃中有隐痛感,脉滑数偏弦弱,无肠鸣,食欲可,睡眠好,前几天曾出现抽筋,舌质暗淡,苔薄白,上腹部膨大不喜按。四逆散20克日两服,次2.5左右。后拟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

 

12.6.28来诊,近来又有喘象,大便日三行或两行,感觉消化不好,大便并不明显干或溏,但有成型不好的感觉。右胁部有隐痛感,口中微有苦感,右脉浮滑略弦尺略偏沉弱。左脉弦细弱,略数。近来发作脚气,有时有心跳暂停一次的感觉。有阵发性头晕。血压84\142。心率77。心下按之仍有轻微的不适感。四逆散30日两服,次2.5克。

 

12.7.8来诊,服上方后,感觉证有所减,但是一直有喘,刻下头晕明显且有冒感,卧则喘甚,右胁下常有疼痛感,汗出多,感觉烦热且躁,食欲可,睡眠多但易醒,大便正常,小便可,脉弦滑数,已无腹满感。舌质暗,苔近无。小柴胡汤5合麻杏石甘汤5合泽泻汤5日两服,次5克左右。后拟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泽泻汤。

12.7.11早晨路遇,喘已明显减轻,但有时还有。

 

12.7.16来诊,近几天出现低热,昨天吐出些黄痰感觉后背的不适感有所减轻,咳喘也随之有所减,自诉胃中不适,食欲可,食后易烧心。不能食韮菜,因劳务着热,而感觉头晕冒感,大便昨天四五次,量少,但不溏,小便夜尿一两次,脉滑数偏大尺偏沉,易汗,饮水多则有汗出,咳嗽后也会有汗出。无口苦,但口干有味,咽中有轻微的疼痛感,常有欲呕感。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泽泻汤。柴胡4半夏3黄芩2人参2甘草2生姜2大枣4黄连1瓜蒌7苍术3泽泻742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2.7.18来诊,昨天出现腮腺炎,今天已有所减,近来一直在低热,口苦,脉弦滑数。小柴胡汤9加石膏3日两服或三服,热去后再服前方。

 

12.9.19来诊,近来喘较为明显,早晨咳嗽严重,感觉困倦,食欲可,大便可,小便可,右胁胁下有时满,有时痛,一般半日即愈。头有攻得慌的感觉。脉滑偏数大略弦,尺偏弱,舌质暗淡,苔薄白。有时干呕、腹诊:心下按之无明显痛与满感,但是食后有腹满感。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四逆散柴胡3半夏2黄芩2人参2甘草2枳实2生姜2大枣2桂枝2芍药2丹皮2桃仁2瓜蒌5黄连136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2.9.24来诊,几天出现低热,略有喘,咳嗽,胃中有隐痛感,有汗出,脉浮缓滑偏大,左脉偏弦,右脉关浮大,皮肤有明显的潮湿感,恶寒,中午睡眠需要盖被子,平时着衣较厚。舌质暗,苔薄微黄,自诉几天来上火,牙龈肿痛,大便日两三行,不溏,一腹中痛则需解大便,无口苦,但口中有臭味。发热时则有时有头痛,心下按之满,自诉有时按之有振水声,有时头晕。下眼睑色可。四逆散10合麻杏石甘汤10加茯苓2.5白术2.5日两服,服两次后如果证减则与前方合服,如果消失则停服。

 

12.9.30来诊,服上方后,咳嗽有所减,刻下低热,身酸痛,胃及两胀满难耐,感觉撑的肚皮痛,大便日两行,不溏不干,食欲可,略有口苦,脉弦滑数,舌质偏暗,略淡,苔白略厚,口中干,感觉体内有点热,腹诊心下满有抵抗感,自诉腹中如吃多了似的。大柴胡汤15加少量石膏3分四次服尽。

12.10.11晨练路遇,言上方未服尽即愈。且大便并未出现偏溏或次数增加的情况。

 

12.11.7来诊,近来又出现喘,晚上明显,咳嗽,有时头痛,腹中满,自诉肚子大而满,脉偏弦涩,舌质暗淡略红,苔薄白,大便日两行,质可,小便可,食欲很好,睡眠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抵当汤柴胡4半夏2黄芩2枳实3芍药5生姜4大枣3大黄1.7桂枝2茯苓2丹皮2桃仁2水蛭1虻虫0.5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2.11.21来诊,近几天阵发性咳喘,咳甚则有汗出,脉洪数,腹满感已明显减轻,麻杏石甘汤5克,晚上睡前服。明天再来取药。(后拟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麻杏石甘汤。)

 

 

12.11.29来诊,服上方后,感冒症状即消失,咳喘亦有所减,刻下,口中呼出的气很臭,食油腻后胃中不适,咳嗽,喘,右胁下沉重胀满,似痛非痛,大便日两行,但不溏。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小陷胸汤柴胡4瓜蒌6……45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2.12.4来诊,言着凉感冒,略有咳嗽,但实际较前为轻,身酸痛,无汗,右胁下有疼痛感,服上方后已无腹满感。小柴胡汤3合麻黄汤3各半加石膏1。分两次服。

 

12.12.10来诊,近来咳嗽喘明显,咳嗽则引右上胸部疼痛,右胸下明显有疼痛感,食欲可,大便可,咳嗽时有欲呕感,脉近平略偏弦,舌质暗淡,苔薄白,有头感觉攻得慌,每天睡觉前低热,恶寒,浑身感觉冷。入睡后则缓解,腹诊,服部较大,下之按之已无应前满,仍略有抵抗感。

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柴胡8黄芩4半夏8人参4甘草4生姜5大枣6瓜蒌12黄连255克。日两服,次5克左右。服两三日后若缓解,则与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小陷胸汤合并服。

 

13.2.24来诊,近来右肩有明显的疼痛感,右臂有时有麻木感,似有血流不畅而致肤色左右侧有差异,脉滑数,前颈部长出一些小肉瘤,大便可,有时有上攻头的感觉。

麻杏苡甘汤麻黄5甘草10杏仍5薏苡仁20日两服,视汗出情况酌加减。

 

13.4.14来诊,服上方后,初感觉不明显,但服完后感觉很好。颈部的小肉瘤均已消失。近来出现咽痛,早晨咳嗽明显,有痰,和黄鼻涕,自诉有火。脉偏濡尺偏沉寸略偏浮略弦,涮牙略有干哕感,

小柴胡汤10合小陷胸汤10合桔梗汤10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3.5.6路过,上方没有服尽就已愈,近几天因饮酒一次,而出现右胁下有压后的不适感,微痛。且伴有咳嗽,微喘。脉濡滑略偏弦数。舌质暗淡,苔薄白。嘱:可再服前方余药

 

13.6.7来诊,前几天因着凉,而出现发热,后自服退热药汗出后热退,刻下,喘不明显,咽中痛,两腮部有肿块,发病时变大,腋下亦有,且发病时有疼痛感。食欲可,大便日两行,不成形。仍有欲发热的感觉,胃中常有满的感觉,饭后尤其明显,无欲呕感,脉洪大数,(但有饮酒的因素)舌偏暗,四逆散5合麻杏石甘汤5桔梗汤212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3.6.27来诊,近七八天来出现喘明显,常感觉腹满,特别是饭后腹满,两眼易流泪,眼痒,大便不正常,有时日两三行,有时量很少,口苦口臭,有腰酸感。脉左濡右偏细,偏弦,舌质暗淡红,苔薄近无,腹诊,上腹部膨大,按之不痛,但满,四逆散加厚朴杏仁柴胡8芍药8枳实8甘草8厚朴8杏仁648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3.7.8回访,言上方疗效很好,服三次后腹胀满即除,喘亦明显减轻。刻下已无明显症状,嘱,略减量服。

 

13.7.11来诊,近来喘明显,主要是在家和单位明显,路上则不明显,因天热连食两块雪糕后出现大便溏泻,日数行,腹痛,小夜尿一次,解大便时有自欲小便的感觉,脉滑数,右脉有力,尺脉略偏沉弱,舌质红,无肠鸣,已无腹胀,

猪苓汤20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3.7.19仍喘,服上方后效果不明显,食后腹胀满,脉略紧,大便次数偏多。腹诊:腹部膨大,心再按之有满感。自诉右胁部有疼痛感。有时有欲呕感。四逆散加厚朴杏子柴胡8枳实8芍药8甘草8厚朴8杏仁850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初服,晚饭后服一次,睡前再服一次。嘱,有欲呕感时可加生姜几片。

13.7.20上午来电话,昨天晚上服上方两次,喘证随即明显减轻,同时有明显的汗出,(当为加生姜和杏仁之故。)问是否还加生姜,嘱:若无呕,不必再加。

 

13.8.4来诊,近几天出现阵发性喘,短气,着急或是剧烈活动则喘严重,平时不明显,食欲不好,咳嗽时有痰,大便基本正常,有时日两行,小便偏于频数,色黄。右侧后背感觉有测重感。脉浮滑数,左弦右尺沉,腹中满,有时有欲呕感。舌暗偏紫,苔薄微褐,近无。咳嗽时有汗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麻杏石甘汤合猪苓散柴胡4……53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3.8.20来诊,近来喘明显,严重时坐卧不安,食欲不好,大便日三行,但质可,自诉与咳嗽有关。右胁下满且有隐痛感。口苦口干,咳嗽时有汗出,常有干呕。右胁部内有热感,且感觉堵得慌。心烦明显,活动多则身无力。脉弦细滑数,舌质淡偏暗,苔薄近无,水滑。下眼内侧色可,微偏淡。小便基本正常。心下按之满痛,右胁下按之满痛,自诉总感觉腹中满。大柴胡汤10克。日两服,分四服。

 

13..8.22来诊,服上方后第二天喘明显有所减,但是到晚上又出现较严重的咳喘,口苦,右胁部胀满,咳嗽,有黄痰,脉滑数弦大,舌暗红,苔薄。四逆散合小陷胸柴胡3枳实3芍药3甘草3瓜蒌8半夏3黄连125克。日三服,次2.5克左右。

13.8.23来电话,言服上方后咳喘有所减。嘱服完后再来诊。

13.8.24路遇,咳嗽已明显减轻,昨天晚上基本没怎么喘,感觉腹部也软了许多。

 

13.8.25来诊,今天喘又有加重的感觉,感觉痰多,吐出些黄痰,咽中干,胃中满感已明显减轻,脉弦偏细,左弱,偏滑数,体重有所减,面色偏于痿黄,舌质淡暗,苔薄白满舌。略有口苦,两胁胀满,咳喘。有时有轻微的干哕。食不好,食多则腹中满。且大便次数偏多,但不偏溏。感觉弯着腰舒服。心烦严重。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麦冬生地柴胡4.5半夏5黄芩2人参2甘草2生姜3大枣3瓜蒌6黄连1.5麦冬4生地337克。次3克左右,今天下四点左右服一次,晚饭后服一次。后改为日三服,两三天后改为日两服。

 

13.8.28来诊,服上方后诸证均有所减,仍有胁部明显的胀满感右部严重些,胸闷气短,汗出,仍有咳嗽喘,口干,已基本没有口苦,基本无干哕,只是早晨略有一点,食欲略有改善,但仍不很好,而且不能多食,食多则胃中几天不适。大便已基本正常,头有点上攻的感觉,似有头痛感。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麦冬生地柴胡4.5半夏5黄芩2人参2甘草2生姜3大枣3瓜蒌6黄连1.5麦冬4生地366克。日两服,次3.5克左右。另与麻杏石甘汤两次。8克。日一服,分两服。

13.9.1来遇,咳喘已基本消失。

 

13.9.21来诊,服上方后诸均明显有所减,但仍有短气,且呈阵发性,咳嗽几声后吐出些黄痰则喘即有所减,左胁下出现短时间的疼痛感,稍后即失。食欲可,大便偏干,鼻子有干燥感,早晨起床后明显,无口苦,口干。心下按之满痛,腹部有明显的抵抗感。有轻度的口腔内溃疡。脉滑数偏弦大,舌质暗淡,苔白略厚。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麦冬生地柴胡4半夏2黄芩2枳实3芍药2大黄1.2生姜3大枣3瓜蒌6黄连1.5麦冬4生地441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3.10.17来电话,服上方后疗效很好。近几天又出现一点咳嗽想前来就诊问何时方便。

 

13.10.19来诊,近来食欲不好,动则短气,腰无力。因工作关系饮食不规律。小便频数且量偏大。仍有咳嗽。口腔咽部干,甚则发炎。右胁下曾出现感疼痛感,后咳出黄痰而得缓解。脉滑数右尺寸沉弱,左关弱尺沉,偏濡。舌质偏暗红,苔薄近无,略偏褐。大便中有未消失尽的食物样物。睡眠可。竹叶石膏汤20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3.10.29来诊,上方服后喘和咳嗽都明显减轻。食欲已有改善,刻下仍有右胁下满痛感。腰痛较明显,大便可,小便可,睡眠可。脉滑数略偏弦。无口苦,但口干明显,舌质暗偏紫,无苔。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竹叶石膏汤加生地柴胡8半夏6黄芩3人参5甘草5生姜3大枣5瓜蒌9黄连2竹叶3石膏16麦冬8山药8生地689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3.11.2路遇。服上方后感觉很好,诸证均明显减轻,仍有早晨咳嗽。面色明显转好。

 

13.12.12来诊,从昨天起出现咳嗽喘严重,后背痛,昨天总感觉身热,去衣仍有身热感,非发烧之热,而是自感觉燥热。无明显汗出。食欲可,大便可,有时日两行,小便可。近来因单位查体,胸透肺部已无结核病灶。但检查出有胆囊炎。刻下右胁下有满感。口中干且有味,常有口腔溃疡,无肠鸣。无往来寒热。咳嗽常伴有干哕。脉洪大滑数,(当稍后即将发热)舌质暗淡,苔薄略偏褐。腹诊:心下按之痛,且仅心口痛。麻杏石甘汤12克,分两服,回去(下午四点)后即服本方一次,后视汗出情况而定,若汗出透彻体温不高则改服后方,若无汗出则睡前再服一次。小柴胡汤加石膏合小胸汤合麻黄杏石甘草汤柴胡8半夏7黄芩3人参3甘草5生姜3大枣4瓜蒌8黄连2麻黄4杏仁3石膏16 68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初服略加。

 

13.12.27诸证均有所减,刻下出现吐黄痰,仍有咳嗽,且因咳而致干哕。今天出现胃中痛感。大便次数多且溏,与饮食不当有关。脉濡偏弦数,近来出现阵发性憋气,心悸,但过后诸证消失,一般不过五分钟时间,咳嗽致汗出,吐出痰后感觉轻松。右胁下仍有时有疼痛感。舌质,苔薄。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柴胡8……瓜蒌12 56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

 

14.1.19来诊,感冒,咳嗽喘,头痛,昨天感觉小便明显有热感,晚上睡眠不好,刻下小便仍有热感但较昨天为轻。脉偏滑数弦细,舌质暗,近无苔。咳嗽则有汗出。无口苦。略有口干。右胁胀满的感觉已消失。咳嗽严重时有干哕。食欲今天明显变差。恶寒不明显。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合猪苓汤加薏苡仁柴胡4半夏2.5黄芩2人参2甘草4生姜3大枣3麻黄2石膏4杏仁2猪苓2茯苓2泽泻2滑石2薏苡仁544克。日两服,次2.5克左右。麻杏石甘汤8克。分两服,今天晚上睡前服本方一次。若汗出证减,则改服上方。

至今再未来诊。

 

注:据患者本人自述,其于20岁左右即患肺结核,后长期治疗,时重时缓。来诊前几年逐年加重,屡经中西医治疗而不痊愈,甚至也曾去过北京专程治疗此病,直到来笔者处就诊前期,病情严重到了一个月中要有一半的时间在输液,但咳喘仍不得缓解。最后患者本人对治疗完全失去了信心,自诉:“我想,我就吃点好东西,要什么时候死就什么时候死吧。”但是一日发作严重时,其因呼吸困难而怒言:“我就是死在医院里也不能憋死在家里!”于是便打电话叫车欲去医院,但当上车后司机问其去什么医院时方才语塞,竟一时说不出该去什么地方治疗,因所有能想到的医院差不多去过了,最后还是听司机的建议才来笔者处就诊。此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可以说是从初诊时的濒临病危,逐渐到现在状如常人的一个过程。

 

本案特点:

一是就诊时间长。历时四年多的时间,期间患者未经过任何的其他治疗。

二是就诊次数多。共就诊一百一十多次。

三是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理变化范围较大,也较复杂。其病理在半表半里虚热证的基础上,时而兼有里虚热,时而里虚寒,时而是里实热,有时偏于停饮,有时偏表证,还有时出现气滞证,甚至还一度出现过阴性证的真武汤证。

四是用方较为准确。整个治疗过程中仅有一次用药后病情略有加重的情况,即2010417日所予的小柴胡汤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因寒热辨证不够准确使病情有所加重,另外有还有两三次因类似的原因而致疗效不明显,其余用方皆有效。  

五是治疗结果良好。虽然患者至今仍时因咳喘而前来就诊,但是基本属于调理性或是多因外感而诱发,因其已经过医院透视证实肺部多年的多处结核病灶已全部消失。

  如本医案这样,对同一个患者进行长期的连续的治疗,能从一个侧面佐证经方的病理辨证体系是经得起临床实践验证的。

  此案所以持续四年多的时间,与患者本人的特殊情况有很大关系,其年龄不过五十,育有二子,均无正式工作,其中一个在其治疗期结婚,还有一个尚未完婚,同时,其夫妻二人皆为“打工族”,故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加之其长期患病而致家境更加窘迫。所以经笔者治疗数月后,当其感觉身体已渐好时便急于出来工作,甚至一度还同时身兼两份工作,所以才造成其难以在短期内彻底痊愈的情况。即使如此,如果在现代医学的意义上讲,其肺结核已属痊愈。

另外,因为本案历时较长,所以,在本案的原始病历记录中,读者还可看出笔者在对病案资料的键入、填写、以及病历格式、方剂用药量等方面的一些沿革轨迹。

                   

 

 

 

 

 

特别声明:
1、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2、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3、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联系我们

微信号:sishisuinanian

经方医学公众号
14:16 202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