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伤寒论 > 伤寒论讲稿 >

20200111 李老师答疑解惑篇——2020年1月11日 李冠杰讲稿

学术讨论之答疑解惑篇

2020年1月11日 李冠杰讲稿

 

今天我们重点呢,就是回答大家提的一些问题,其实我们本质上也是一个讨论的过程,我回答大家的问题是我自己的看法,也不算是标准答案,只是跟大家的一种交流方式。

那么,在解答问题之前呢,有一个事需要跟大家说一下,这是一个,绕不过的问题。前段时间呢,咱们群里边儿出现了一些情况,大家都看到了。

有的有的同学呢,就是本着对咱这个大家负责的精神,本着对这个团体关心的这种态度,然后呢就是期待,我能站出来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这个事儿可能大家感觉到比较意外,但是这个事儿,如果说大家你去冷静地去想一想,这个事是个很自然的一个事,而且我在这儿,如果你要让我说,我需要在这儿来感谢大家,为什么呢?因为大家能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简单的事。

但是这个事出现以后,很多人都比较关心,那么我呢,也说说我自己的一个看法,我自己就深有体会。我跟大家一样学中医也是不懂,逐渐的到由浅到深,由有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这么一个过程。

那么,我记得好像我跟大家说过,就是我自己在五行这个事儿上,实际上就经历了一个很奇特的一个过程。最初的时候,大概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当时的那个社会环境,就是破四旧之后的那一种社会风气,就是说对那些所谓迷信的东西,都有一些抵触情绪。后来呢,改革开放以后来这些东西又出来,当时我是对这些事比较反感了。但后来接触了中医以后,逐渐的我开始慢慢去接受它,再逐渐的又去深入的了解它,去研究它,后来慢慢我就有一个过程。

那个前面我简单的给大家说过,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着迷于五行,当时那个时候我甚至都下了决心,我要去学中医,这个医易不分家嘛,当时自己感觉,要如果说想学好中医就是一个必经的一个门槛,所以说,我那时候对五行的研究,不客气的说,就是到现在,就这些的在一块儿讨论的话,我对五行的解释,比那些天天在说五行理论是中医的经典那些人,可能会更深一些。

挺有意思的一个过程呢,就是有一段时间,我自己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那个时候我想,我要决心学中医,我就自己背着自己的一个包,跑到海边上的一个县城里,就是租了一处房,我就在那个地方经历了一年的时间,跟外界几乎没有来往,就是中午出来到菜市里面买点东西回去,专业就是学习,有点儿,现在想起来就有点儿近乎疯狂了。那个时候因为自己要学中医,肯定学中医没有说这个不动中药的。

那么中药呢?当时我手头上没有,需要中药的时候我就到一个药店里面去买,去的时间长了以后,药店里面有一位职工,是中医中专学校刚毕业这个学生,我呢跟他很聊得来,小伙子也比较健谈,那我就跟他聊。

那就聊到这个五行的事,当时那个时候,我对五行的那种认识,曾经有这么一个想法,我就说,人体有五行的规律存在,而且疾病是与五行的规律、病的发生发展那么密切,治疗的过程当中就应该有五行在里面,当时我就是一个假说,我想人得了病,有五行的属性,那么方剂里面就应该有五行的属性,不然的话,它怎么能对上这个病?怎么能治得了呢?而且那个时候我正在热衷于去核对这些东西,一点一点的核对,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就把自己的这种想法给跟这个朋友聊,他当然感觉很新鲜,然后那么认真的倾听。但是现在想起来,其实那不是忽悠人嘛,你现在让我自己说,我那时候就算是在忽悠他,但是我当时绝对不是忽悠的,不是感觉是忽悠,因为我觉得我在认认真真的作学问。

是不是?大家想想是不是那回事?那个当时如果说有人在我面前又说五行如何如何的话,我是不能同意的,我肯定会跟他辩论了。现在想想也是不怎么一回事,所以说这里边啊,有一个角度的问题,认识问题的一个深度的问题。

所以说,大家能说心里的话本身就已经不容易了,那个这一说,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出现分歧,这也是正常的,而且要如果说没有分歧,反倒是不正常。这是实际上是一个很正常的事,而且呢,大家冷静的想想,我们这个群、这个平台怎么起来的?大家心里都不知道啊,我们这个群相当大的原因是什么呀?是袁洪雷跟大家介绍了散剂之后,大家可能感觉比较新奇,也大概从侧面了解了我们有一些比较新鲜的内容。

实际上,我们这个群组建的时候,加入者就是这么一种心态过来,所以说,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很正常啊?当突然加入一套几乎全新的东西,一时很难接受,这也很正常,大家不要奇怪,很正常。至于方式的问题,实际上,我想大家都不需要说,大家心里面都很明白的,我觉得没必要去干预。

但是,我们学习真正的初心,站到我这个角度上,和那个打造这个平台的几个人的角度上,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经方医学的这些内涵性的东西,尽早的掌握经方理论,然后应用到临床,提高自己的这个临床水平。

实际上大家都是奔着这一个目标,目标是一样的,只是目前我们认识还不能统一而出现一些分岐,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从这个问题我又想到了很多。应该说,十年以来吧,我在这方面也有过好多相似的经历,所以说,我觉得,就我个人来说,我不觉得这种情况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而且呢,我也这个理解大家的这种心情。

你看前些年我这儿呢,时不时的会有来学习的,那么来学习的各个方面的人都有,虽然说都是奔着经方来的,但是基础是不一样的,可是站在我这个角度上的,你看看咱们其中有一个人从南京跑到我这么一个小县城来学习,而且他是全国这个脉诊学会的一个会员。

所以说呢,其实我对你来学习的人身份呢,是一视同仁的,我自己的态度是什么呢?你跑到我这儿学习,就是我们目标是一样的,而且呢,我觉得我也把这些来学习的人都当做客人来看。我给能对得起你,看得起我的这份情谊是不是?

然后呢,每个人来了,就是说,我都匆忙的就把我知道的所有的都尽可能的告诉大家,你看这个人啊,在这儿呆了三四天,到了最后啊,最后那一天,他临走的时候,后来我还在跟他说,就是说我这些年这个学习经方的一些认识啊,一些要点,还在说,他冷不丁的给我来一句,说什么呀,他说中国古人创造的这一套五行理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

我当时感觉很意外,但是后来他走了以后啊,我就想了很多,实际上你说我有什么地方没做到位吗?我把我想说的几乎都说了啊,但是他一时是走不出来的,这个需要时间,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出来的,所以说就是这样的,这就有一个问题,现实是我们必须得去证实,这就是一个现实。

其实要是你仔细想想,有什么奇怪的,是不啊,你现在连中央电视台打开了,还经常说的这个中医讲阴阳五行,按照阴阳五行的理论。讲健康是什么样的,疾病应该是什么样的,是不是?那些话其实是广播员是写不了的。那也是专家写的呀,是不是?这就是现实。所以说呢,后来我自己,至少是我自认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后来,凡是有人来我这学习,临走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会嘱咐他们。你们来我这学习,你收获我是尽我最大的努力,你的收获多少,看你能消化多少,那么如果说你将来,你认为我这个东西需要把它写出来,或者愿意把这个经历写出来,只要是涉及到我的,我说你都要实事求是,我不要求你拔高我。

你就实事求是的说,你有什么感觉你就说什么感觉,如果说你骂我,我也不会有什么不高兴的,为什么?那是因为你感觉到我应该骂。是不是?我在这生你的气没有用,因为你感觉到这个家伙就该骂他一顿,那是你要骂,我挡不住。是不是?我们还不如就接受它呢,是不是?

那么后来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实诚的问题。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是不是作为我个人,现在胡老不在了,但是,我自从接触了胡老的东西以后,我自认为我就是胡老的一个忠实的学生。就胡老本人来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机会和志同道合的同道朋友去跟胡老上个坟。

我现在没办法让胡老收我这个徒弟了,但是从我的心愿,心里出来说,没有胡老,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说我自己,自认为我是在继承胡老的这一套东西,尽管也可能会有些偏差,有些不足,但是我觉得我努力。那么现在也有一些同学呢,就提出来咱们应该有一个师承这个过程,后来我对这个问题,也思考了一下,后来我就跟一些有这方面意向的一些同学已经交流过了,我说了我的意思,我是什么态度呢?

师承是可以的,也就是说,拜师是可以的,这说明什么呀,说明了我们双方的认可,我得认可你,当然你也要认可我,才能形成这个关系,但是我对师承的理解是什么?这是一种纽带,而不是以前的那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不是那种关系。

在真理和学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且我这个人啊,深有感触,我最初,在形成这一套辨证体系的时候,那个时候呢,整天就把这些方剂这么堆一堆,那么堆一堆,这么归归类,那么归归类,做了好多的尝试。

因为很早期嘛,当时的理念里面,比如说,对小柴胡汤的认识,只是感觉它就是清半表半里的热。后来有一个学生跟我交流的时候说:李老师,这个小柴汤还应该有里虚的成分。就在这一点上,打开了我一个很宽的思路。

后来,这十二个字的辨证体系,每一项都逐渐的进入它应该在的位置上,就当时我光画这十二个字的这个编程体系就画了若干张。这不是现在你看的这样,上面六个字下面六个字,这说起来很简单,当时整理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得把每个方证都得合理的概括在里边儿,缺一不可。

所以说呢,我现在认为,就算是将来我们有师承的这种关系,我们这个师承也只是一种纽带,我比大家可能往前早走了半步,我就是一个带头人,但是我们在这一块儿有这么一个关系,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团结在一起,更好地去交流,更好地共同的往前走,共同的进步。

因为经方这个东西,恐怕你从所有的角度来研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真正走进来的人,恐怕一生也很难把它说清楚,解释的非常到位,面面俱到,几乎都是不可能的,最首先是要解决的是临床的问题,然后就是解决理论上的各个点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那么将来呢,我们就会把我们的这个团队打造成在这方面的团队,聚集大家的力量去把经方理论,研究的更深更透明一些。这是我们应该有的一种态度,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

大家想想,胡老站在这么高的角度,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但是,胡老一生,一本书没出,甚至到他的学生把他的手稿写好了以后放在他面前,他只要签个字就能出版了,他也没出。

大家想想,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啊。但是我们现在,跟以前的条件不一样,我们现在这个通讯这么发达,我们交流这么方便,我就希望有这么一个平台,让我们大家更好地团结在一起,把力量拧成一股绳,冲着一个目标去奋斗。

今天要说的第一个问题。下边我就对近来大家提的一些问题,做一些进一层的讨论。因为我本来上个星期就可以进行了,但是我当时在沈阳也不方便跟大家交流,拖了这么长时间,希望大家能理解。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烧心反酸的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一个症状,大家看,是一个很普通的一个症状,但是呢,这问题提得非常的到位,这里边涉及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大家去分析。对错不重要,而是我们分析的过程很重要。

凡听过我课的人,常常的听到我说,一旦你见到烧心反酸就会用吴茱萸汤,那么也就是说,我认为烧心反酸多数情况下是里虚寒。那么同学就问了,还有人家认为这个烧心反酸是上热,希望我们能结合临床解释一下这个事。这个问题提的特别到位,那么咱们就从临床上说,我这个吴茱萸汤治烧心反酸最初也不是我的发明创造,也是从别人的经验里面看来的。后来我应用到临床当中,我从来就没失过手,那么我在这跟大家说几个医案,就是说几个事例。

一个是我治过的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太典型了,因为这个烧心反酸,(咱们现在听课的里面就有,大家都知道的那个王玉亮,他家就在那个海边上)。他体会就深,海边上的人啊,经常吃海鲜,他吃海鲜太方便了,这个病人在治疗的当中,大概能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样子,你问问都有近似于烧心反酸,或者说是他都有一些近似于吴茱萸汤证。而且治疗上基本上都可以用吴茱萸汤来治疗。

那么下面我要说的这个病人呢,是一个比那个还要典型病人。这是我这个地方,有一个农村里面的一个60多岁的男性患者,他患有严重的吴茱萸汤证,但是他表现的又比较单纯,偏头疼,然后呢,就是烧心反酸,而且他这个是以头疼为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吴茱萸汤这个头疼,头疼起来以后,那是头疼欲裂,很难受,后来他自己发现了一个规律,因为他大概当初头疼的时候,他就觉得我是不是感冒了,他就自己吃那个西药治感冒的药,但是吃了以后头就不疼了,而且很灵,每次吃他都能不疼了。所以说他后来就一头疼就吃,到后来他发现他是越吃它那个胃越差,伤心反酸越严重,然后呢,头疼发作的频率会频繁。以前的时候吃了以后可能好几天就没事了,后来慢慢的吃了以后就管不了多长时间了。他才想到,后来是他的姑娘在我这个地方看病,然后才把他叫来。

他跟我说这个经过,因为现在在临床当中,已经慢慢的形成了这么一种,就是在临床当中碰出来的经验。你碰得多了,你慢慢就形成了这么一种理念了。实际上他用感冒药治吴茱萸汤证,大家说算不算误治。可是话又说回来,误治他怎么能把这个症状消失了呢?其实啊,我们要如果说这个烧心反酸喝小苏打也行。还有西药,治胃的药也能治,但是他除不了根。特别像他这个,我一听他长期只要头疼,就吃感冒药管用。但是越来胃越不行,越来越严重,我听了这个以后我就跟他说了,我说你这个病啊,要经历一个相当的治疗过程。

他说你这没关系,你只要是能给我治好就行。结果后来就这个病人,我给它用吴茱萸汤用到四份,这是最多的一个病人。我用吴茱萸汤这是用的最多的,那么为什么给他用大量吴茱萸汤,因为他还伴有一个很重要的临床症状,一点凉东西不敢吃。这个人的这个症状是非常典型的,严重的偏头疼,烧心反酸,不能吃凉东西。现在其实我没必要去那么声高气粗的去提问,大家自己想就行了。他是不是里虚寒咱且不说,最后给他治好了。就说说,在现在大家还不知道治好没治好的情况下,大家说他算不算里虚寒,最后他吃吴茱萸汤从四份降到三份、两份、一份,半年多的时间才基本上好了,好了以后马上就出现了半表半里的热啊,那个牙龈肿啊,那个鼻子里边儿生疮啊,后来就马上就给他把那个黄连解毒汤加了量,一段时间就好了。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一个医案。

另外呢,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事,这个用吴茱萸汤治这个烧心反酸,临床当中大概能占到百分之二三十的样子,而且我刚才跟大家说了,没失过手,都能治好。甚至我用吴茱萸汤和白虎汤在一块合着用过。那是一个小伙子,恶心反酸,而且愿意吃凉东西,恶热,喜欢出汗,喜欢在空调下吹着。我当时开这个方子的时候那个当时有一个跟诊的,也是一个中医大夫,他几乎都要喊出来了,怎么可以这么用方子,情不自禁的就说了。但是那个人也是好了,而且他好的很快。就是我这一次元旦之前,我去沈阳,因为我买的火车票比较早,我还得到德州去坐火车,所以说我就打了一个出租车。这个出租车司机,因为我存的有他的电话,我们家里面经常会打他的出租。他那一天啊,整个出租车上就我自己,我就还跟他聊天,我说你这一趟就刚够油钱吧。人家还挺想的开,人家说你就不能老想着赚钱,有时候也可能赔点,这也是正常的。后来,就我们两个在路上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人家对我这样,我就给人家聊聊天吧。然后聊的时候他就知道了我这出去也是去坐诊,然后他也感兴趣。他就跟我说他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他每天晚上烧心反酸,能把他半夜里面能把他弄醒了,那么他这个烧心反酸怎么造成的呢?

他说他是有一次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跟一些人吃了很多的凉东西,从那把胃吃坏了,后来就开始拉肚子,后来呢,就开始治疗,医院里面给他治不了,他就开始找中医治。找了不是一个中医,最后哪个中医给他治好他都不知道,反正拉肚子是给他治好了,但是就剩了一个烧心反酸,而且现在一点凉东西不敢吃,一吃就拉肚子,而且自己根本就不想吃。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那么,这样就有一个问题。

其实啊,我把例子说到这儿,我们也没必要就把这个烧心反酸,就把他固定成是里虚寒。经方的精神是什么?是辨证。我治过一个烧心的病人,我用什么给它治好呢?调胃承气汤。这个人是个里热,他平时不热,经常喝酒,喝了酒以后烧心。就这么一个病人啊,大便基本正常,我就给他那个调胃承气汤,而且我让他服的量不大,比较小,因为它没有明显的里实嘛,他吃了大概吃了一两次就好了,而且好长时间没听说他再闹这种情况。

那么,我有时候也会用到这个栀子豉汤治烧心反酸,但是前提条件是什么?如果他有里虚寒的话,我一定会合上吴茱萸汤的。但这就看你辨证的问题了。那如果说你把它忽略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哈。现在说是去年了,按这个过了元旦那算去年了。去年我坐诊那韩院长他母亲,她也是非常典型,食道癌。我就给她用的栀子豉汤,主要的方剂就是栀子豉汤和吴茱萸汤。

  因为他有烧心反酸,不能吃凉东西啊,然后就是他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大便偏干,那时候还用到大柴胡汤。后来逐渐的减轻,逐渐的在好转,从各个方面都在好转,脉象、舌象、精神等等。当然中间出了一个小过程,有一段时间她那个到处都在好转,但是突然有几天吃东西,因为他是食道里面的嘛,往下吞咽很困难。后来又借助了西医的办法给她治疗,还是,最后又回到中医治。现在这个可以说是情况良好,每天老太太都出去这个遛弯啊,跟别人就是看打牌的什么的,各方面都很好。

下面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一个栀子剂,我们现在把他定义为半表半里的热。但是呢,在中医界,很多人不这么看,就认为这是阳明病,也就是里热。这个事儿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好解释的问题。那么也就是说,其实栀子类方里边有一个方子就非常能说明这个问题,就是什么呀,栀子干姜汤,就两味药,简单不简单?那么,我再跟大家说说栀子干姜汤治什么。我这有一个病人,那个他一开始是胃疼,胃疼呢,后来他就跑到济南去,因为在这儿治不了,在县医院里面治不了,他就跑到济南,济南跟他说要做手术,他不敢做,他就又回来了。回来以后呢,听别人说,然后在我这儿治疗。他表现为什么呢,他跟我说胃疼,但是你仔细去看看,这就是临床当中啊,有的时候,辨证需要非常的细致。

跟我说胃疼,但是他这个手,指的这个地方要偏上了一点,后来我就仔细问他,而且我动手,我给他做腹诊的时候,又特意问了一下,实际上,他是胃的上口疼。后来我再就问他的一些症状,他有典型的栀子证,也就是说有食道的不舒服,同时他又有什么呀,他自己说,他感觉吃了东西以后,他觉得这,往上嗝气也好,或者说是往上来的那个气啊,都是凉的。他说我这往外吐凉气。但是他这个人啊,反而是大便基本是正常,所以说有时候啊,这个临床当中,我常说这句话,病人(的病)没有按照书本上得的,他当时没有大便溏泄的那种症状,但是他却具备了上热下寒。那么,当然大家要是站在我这个观点上看,是上热下寒,要如果说把栀子证看作是里热的话,一个是它跟干姜矛盾,再一个,大家是不是看过郝万山的那个讲座上面讲的那个,宋孝志老师有一例用栀子豉汤治疗的哮喘。

大家还记得那个案例吗?那个哮喘就是用栀子豉汤,前后就这一个方子治好的,因为他得病时间比较长,吃这个药呢,吃的时间也比较长一些。那么大家想想,他最后解释呢,就是胸膈有热。是不是?那么,咱们再结合这个栀子干姜汤这个方子,大家看看,是把这个栀子证放在半表半里的热里边儿好,还是把它放到里热里边儿好,更确切一些,是不是?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呢?其实啊,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我们不分半表半里,甚至连阳明、少阳、太阳我们也不分,我们就说一个寒和热,这不就归到一块儿去了吗?大家想想是不是?是不是就归到一块儿去了,对。

那么你怎么区分栀子豉汤,呃,我们还是说这个栀子干姜汤,你怎么来用呢?你还得去进一步的划分吧,像那样,咱们已经抛开了这种定位了,那你就是具体器官了,那么是不是他需要有胃寒,单纯说食道的热,它似乎也在消化道里面哈,食道的热,其实是不完全的,为什么?就刚才我为什么举那个治哮喘(的例子)呢?它实际栀子治的是胸膈之热,不仅仅局限在食道里面,是不是?你是不是还得要区分啊,像栀子的那种,这个睡眠不好啊,像心烦啊,其实这你不都得考虑这些因素吗?它是不是跟里证就有区别呢?还是,就是有区别的。

你就不能把它归到胃里边儿,是不是?但是这里边儿还有个问题啊,待会我们再说吧,就是这个半表半里的热的这个,祛半表半里的药,同时也能影响到里部寒热的问题,也能影响到的。下边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我们再进一步的去探讨,那个涉及到黄连、黄芪。

那么,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呢?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我们应该深入的去理解经方的理论层面的一些问题,深入的去理解、全面的(去理解)。

这里边儿有两层意思,在这个问题上是非常突出的。一层意思是什么?病理辨证的意义。大家可能你一开始接触这个经方理论的时候,常常把这个,呃,咱们现在叫病理辩证,那么以前呢,按照胡老的说法呢,是先辨六经,后辨八纲,那么再追溯往前呢,就是六经辨证,这是比较主流的说法。但是不管叫它什么辩证,但是他们辨的内容是相似的,就是,是在方证之上总结出来的一套,说透了还是病理,有人把它叫做病机也没关系,只是说法不同,那么辨这个东西有什么意义?在刚才这个问题上,就非常的明显的凸显出来了。

你要是如果说,把这个病理辨清楚了,你再去看这个方子,这个呢我不去做进一步的设想,大家自己去想,如果说,你把栀子放到里证里边儿,那么你对栀子干姜汤的解释就是另一种意思了,而且你在临床当中,它直接就会影响到你在临床当中对这方子的应用,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一个问题?

第二个就是一个多证合参的问题。就是关于那个烧心的问题,烧心,其实烧心不就是胃中灼热感吗?灼热这个热,你主观上感到热了,常常咱们中医里面就是就容易把它定成热证。但是你要如果说多证合参,你再去看看别的,就刚才我举的那几个例子,没有一个说敢吃凉东西的,都是严重的都不敢吃凉东西,这不就出现矛盾了吗?他是热还是寒呢,是不是?当你这个胃中灼热感,表面上看,像是一个热证,一旦它跟那个不敢吃凉东西同时出现的时候,它的性质就变了,这在经方里边儿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辨证过程当中,常常是这样,所以说,我常说,没有哪一个症状可以单独用来作为用药遣方的这个证据。

问题就在这个地方,往往再出来一个症状的时候,两个证一互相佐证,往往它的性质就变了。所以说,这个是我的理解和我的临床感受,和我的临床实践,我就只能跟大家解释、介绍这么多,那么对与不对,这个大家可以讨论嘛,谁对咱就听谁的,这是一个问题。这应该说是,我把它分成两个,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提供一个大问题,呃,下面一个问题。

就是说胡老的这个三毒。三毒致病,其中呢,有十种,但是呢,大家看到我这个,我最后梳理出来的这个辨证体系里边啊,没有食毒这一项,但是又多了一个气证,大家想听听,我就给大家说说它是怎么来的。

我们首先来看看胡老总结的,这个问题提的也是比较深入的,就是说不仅仅关注到了胡老的这篇文章,而且呢,也深入地想到了什么呀,胡老这是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对那个六经八纲补充的这么一种意味。但是实际上,大家仔细去看看胡老这篇文章,胡老想阐明另一个观点。是一个什么观点呢?他把治病因素和疾病的主要矛盾,用这种三毒治病的这种方式,进行了补充和佐证,我跟大家说说,大家回去再看看,看看胡老这篇文章,他最后实际上把这个观点说出来了,其实就是我们在前边儿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把胡老这一种观点,做了更深入的阐释。就是说人体患病,比如说,流行病,现在医学把所有的关注的重点都集中在了这个病源身上。我是跟大家怎么讲的?一个宿舍里面六个学生,三个人得了流感了,那另外三个人没得,没得的怎么解释?是不是?那三个没得的(人)在抗议这种流感的那个方面,他就比得了病的这三个人要强。所以说,其实人体患病主要矛盾是人体自身出了问题了。

其实,胡老他这篇文章本身是一个补充,胡老一直都是这种理念,这是一个“大家”的风范,他并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给你面面俱到的罗列在这个地方,你说胡老是用三毒治病,来对经方里面的那些治病因素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什么呢?他这个补充是站在病理层面上,你像啊,咱比如说原著里边儿太阳病。太阳病,如果把太阳病解释成我们今天的感冒的话,当然它不全是感冒,咱们就以感冒为例,感冒现在一些解释的非常的客观,也非常清楚,是在人体抵抗力弱的情况下感冒病毒通过肌肤进入细胞,它的前提条件很明确,就是一个人体抵抗力,最起码这一会儿是弱了,感冒病毒才有可能进去,如果说人体抵抗力不弱的话,它是进不去的,是不是?主要矛盾还是在人体上。问题就在于,现在医学它没有能力,它不知道人体的抵抗力是什么?也没有能力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所以说,本质上就是因为受技术手段的限制,它没法去关注人体的抵抗力,它也知道它很重要,但是呢,它没有那个能力去认识它,就把研究的这个方向转到了外界的这个身上去了。那么,实际上这是表证的一个过程,表证实际上也是人体体表的抵抗力降低了,那么胡老呢,又更深入的拿了这个宿食、水毒和瘀血致病解释的非常的清楚,其实就是把经方理论又提高了一个层面,治病因素还有这些方面。所以说,我在梳理这个辨证体系的时候呢,一开始是有它的,但是后来,你稍微一梳理就会发现,胡老指的这个宿食,实际就是理证的一部分,而且还不全,他指的是宿食,像承气汤证这一类的,还有需要用吐的像瓜蒂散这类的,他指的是这一类,需要人体需要用排的方式,把这些致病的这些毒素排出去,这些原因,把它排出去的那种,这一类,实际上里证还有包括像白虎汤类的啊,是还有里虚的呀,你比如说竹叶石膏汤这一类的啊,还有其它的,但是胡老呢,就是把这一块拿出来,以后呢,拿出来让让大家去认识的,这是一个人体自身因为形成了致病的环境,就是说造成疾病的这么一种环境,而致人得病的这些因素,胡老把它放在这个地方,来证明什么呀?来证明疾病的主要矛盾在人体自身,大家看看胡老的讲座当中是不是胡老就说过啊?老说是中寒了,或者说是中了风了,他不举了一个例子吗,人中了电以后,不管他死没死,等你把电线拿了以后,它身上会有电吗?是不是啊?所以说,胡老举的这个例子很简洁啊,那个其实就是道理就在这个地方,这里背后是有大道理的,但是放到我们这个辨证体系里边儿来,里证把这个宿食都包括了,不仅仅有宿食,还包括单纯的里热、里虚热、里虚寒等等的,这样呢其实,没必要在这一个体系里面,象辨证要素、病理要素就没必要再去让它有重复项了,所以我就把这一项给去掉了。但是这个气证的来源呢,我给大家不止一次的解释过了,有一些方子,像那个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像这种方子,你可以把它归到里证里边,尽管虚实不大好定。那么这里边还有一些比如说啊,像那个桂枝加桂汤,咱还可以把它归到表证里面。可是,你像那个奔豚汤,你把它归在哪儿呢?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一个方子。所以说,后来我想来想去,其实你仔细想想,那个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你把它归到里证里面去,当然,他是个阳性症,那么就有一个寒热虚实的问题,你往寒热虚实上靠,那么靠了以后跟别的那种里证的寒热虚实的方子比的话,它不太贴切。但是你要如果说把它跟气有关的方子放在一块,它就相对说比较贴切一些,而且对这个病理的明确上,也比较明晰。老老实实的说,这个气证放在这个地方,我自己感觉不是很理想,但是它好几个方子放在这里边,多少有点牵强,但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辨证的过程当中用方。实际上经方里边好多类似的问题,这我们现在说的是关于经方病理辨证的这六大类疾病里边(问题),这本身不是个小事儿了,放到一项让大家感觉到不是说很(合适),老是觉得有点儿接受起来有点难度,有这样的项。其实你想透了,我们研究经方,目的是为了用经方,这些理论目的是要让它合理的诠释经方的方证。

可是有一些东西啊,你是很难把它说得很清楚,比如说,大家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只有有附子剂的那个方剂才能算阴性证吗?其它的不能算阴性证吗?象这种问题啊,大家问的也是非常好的,那么我把这个问题再把它展开宽一点啊!我们现在拿一个方子说,比如说桂枝汤和桂枝加附子汤,这两个方子之间就一味附子之差,那么桂枝汤和桂枝汤加附子之间的这一条线在哪个地方?大家想没想过这个问题?按条文上说呢,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啊,桂枝加附子汤就是桂枝汤证陷入阴证以后,人出现汗漏不止啊,甚至因为出汗出的过多出现肢体拘急这一类的症状,肯定也会包括着精神不佳啊,全身倦怠啊,也会有一些这一类的症状。那么它只表现为汗漏不止行不行?最起码我还没碰见过(肢体拘急),我碰见过桂枝加附子汤证,但是没碰见过有因为严重到那种肢体拘急的那种(情况)。 那么这个汗漏不止怎么算是一个度?桂枝汤本身就有汗出,那么出到什么情况下算汗漏不止?如果说你能把它定位桂枝汤证,但是它出汗确实是因为表虚的证出的偏多一点,能不能加一两附子?如果说这么去推敲的话,这个界限就没了。它实际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你要一结合临床,在不同的患者身上,他表现会是一个很平滑的过渡,根本就没有一条线。如果大家都这么去扣这个事儿,你真扣到这个地方,你猛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不弄得一下就把这个原则给(弄)没了!桂枝汤和桂枝加附子汤之间突然没有界限了。那么这么下去,你要这么去想的话,实际上就不利于用你临床辨证了,你在临床当中你就不好去用方,是不是?所以说这里边就有一个我们时刻得明白的,我们在临床过程当中,临床应用是我们的目的,理论是要为临床应用服务的,这个时候你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些定义,一个一个的实际上都是很明晰的。你要扣那么细,任何人都可以去那么扣,你真那么扣到最后你就没法用了。咱只要是明确了阴性证的概念就可以了,这个阴性证和阳性证之间的区别,它陷于阴证就是阴性证了!像这类的问题啊,要如果说想把它说得很清楚,这是一个很绕人的事。因为经方面对的是什么?经方里面好多这样的问题,因为它面对的是人体所患的疾病,这个疾病真是各式各样的组合太复杂了,所以说后边还有人提问题,就是想让我把每个病理是不是咱们都能有一个症状的界定啊,其实就那个意思,后面我还会跟大家说,你是很难界定的,后边咱们再去讨论啊。

我再回来说咱们这个辨证体系,我对这个辨证体系,一直持这么一个态度,我们最初就是要把它打造成一个开放的体系,没有必要把它僵化,如果说大家还能提出来这个新的病理要素,或者说大家觉得能够去掉某个病理要素,完全可以,只要是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经方理论都是可以的,没有什么不能动的,只有这样咱们才能逐步的把这个经方理论学深学透。因为这个经方理论也是一个人类里边儿很高端的东西,它高端在哪儿呢?它是在治愈疾病的基础上而产生的理论,我们这些理论对它治愈疾病的认识,我记得群里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往往只能是谁更贴近事物的本来面目,谁就算是正确的。将来有了比它更贴近的,那又是一个新的标准,大家可以都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

下边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提的有点意思啊,就是水证既可以小便利,也可以不利,那么想请我界定一下在哪些情况下小便不利,比如说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属不属于?这个事儿呢,其实这问题本身里边就已经包含了答案。这个小便的问题确实是一个让人感觉到挺奇怪的问题,就是说它不利,小便偏少,或者说无力,或者说不畅,或者说解小便困难和小便偏多频数,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水证的一种症状反映,说是在什么情况下,这个事没人能给一个确切的答复,因为什么呢?因为在不同的人身上,它表现是不一样的,这里边差距挺大。所以说,咱们不能给它作一个界定。你只要知道小便失常了,你就要去关注他的水证方面的一些其他的症状,看看他有没有浮肿啊,有没有齿痕呢,有没有头晕啊等等一系列的这个水证的症状,然后再去辨方证,适合什么方,你就给他什么方子就行了。我在这跟大家说,其实大家很多可能想你这种答复就跟没答复一样。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它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而且还有一些疾病以外的因素,也能造成小便失常的,比如说夏天出汗出得太多了,小便就会少,冬天不怎么出汗了,特别是季节变幻的时候啊天猛地冷了,以前的时候每天通过汗毛孔蒸发了一些水分,然后天冷了以后这方面少了,小便就会多。这也是外界因素的影响,那不关乎这个水证的问题。

下面一个问题呢,是栀子黄连可以清里热,为何归为这个半表半里?归为里可以吗?或者归为半表半里和里。也就是说同时归为半表半里和里可以吗?那么具体的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里面前边提的问题,他本人就一直有这么一个认识,提得很正常,但是后面这一句话是个很重要的,就是说具体划分的依据和原因是什么?其实如果你真正仔细想的话,你已经把问题给解决了,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方剂,刚才我就说了一个栀子干姜汤,那么栀子清里热吗?而且这里问的很好,就是说你要如果认为它是清里热的话,栀子干姜汤证里边里热的依据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栀子干姜汤证的里热证在哪个地方?就刚才我说的那个病历,还有我现在正在服着栀子干姜汤,我是一个长期有里虚寒倾向的,后来我就觉得这段时间有点栀子证,我就把以前的半夏泻心汤换成了栀子干姜汤,效果特别好,而且我这个睡眠比以前要改善了很多。实际上还是我们刚才对这问题已经讨论了,那么如果说我们把栀子证仅仅局限于食道里边儿还可以理解,这也算是消化道,勉强一点还行,还是那个事儿,这个栀子治的那种咳嗽,我用它治过咳嗽,有一个老太太咳嗽很厉害,她也是到哪儿都给她治不了,后来我问来问去,她说我有时候这个地方感觉不舒服,我一看她指的就是胸部的中部,我就仔细问她,你是不是整个这一趟都觉得不太舒服?她说是。后来我就给她用栀子豉汤治的这个咳嗽,吃了没一个星期就好了,把她高兴的不得了,因为她咳嗽很长时间,而且咳嗽的很厉害。这是一个典型的方证,从这个方证里边,大家可以能看出来为什么我把它归到这个半表半里,把栀子证归到半表半里里面,它更贴切一些,这是其一。再一个,三个泻心汤,也就是说,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这是比较典型的,因为常用,还有其他类似的方剂,比如说黄连汤,还有一个是黄连黄芩干姜人参这么一个方子,这一类的方子挺多的,你把这类的方子集中在一块,其实你一看这药物组成,你就会马上就会有这样的感觉。你要是如果说把黄连黄芩这一类的,提到黄连咱就说黄连,你要如果说把黄连放到清里热里边,这些方子你就没法解释了。大家都知道。对三个泻心汤的解释就是上热下寒,其实我觉得这种说法倒是比较客观的,那么要如果说认为黄连是清里热的话,那怎么再去理解这个上热和下冷的区别是什么?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啊,这个黄连可以清里热,在哪儿来的?大家去看看啊,不是一个体系的东西,你把它那个标准拿到这儿来质疑经方,这个事儿就混乱了,经方是不讲道理的,这个道理都蕴含在方证里面,你必须通过方证来去感悟这些东西,如果说把黄连放到清里热里边,你象这些方剂就解释不通了。那么这里边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一个证的问题,我首先说明一点,这个清半表半里热的所有的药物都是寒性的,而且这些药都能加重里寒。那么大家可能就说了,他加重里寒那不就是清里热了吗?我现在在这儿跟大家说,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不能混淆了。

石膏治的那种里热,芒硝治的那种里热,你用这些东西能清得了吗?清不了。为什么这些治半表半里的热的这些药,他可以加重里寒?其实反过来说,治里寒的药还可以带起半表半里的热,那么治里寒的药,如果说带起这个半表半里的热,你用石膏去治行吗?或者说,我把这个方子里面加上石膏抑制它,让他那个热性不那么大行吗?肯定不行,这都不用去假设,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说他是两种不同的东西,那么清半表半里的热的这些药加重里寒,你只能理解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是关键的问题在后边。就是说他治的症状是什么呢?

我就跟大家说一个很笨的办法,因为我自己有体验,我就跟大家说一个很笨的方法,你自己去试。栀子干姜汤,或者说栀子豉汤,这是常用的方子啊,你自己吃,你吃了以后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个带黄连黄芩的,带栀子的这一类的方子,你吃了以后,过一个多小时吧,只要是你那个配比合适啊,这里有个配比合适,怎么叫配比合适?你比如说我现在,如果说我服半夏泻心汤的话,另外要合上,至少合上一份的黄连解毒汤,为什么?因为我前边儿喝那个——我一直到现在我也是偏于里虚寒,但是因为吃治里虚寒的药吃的太多了,我半表半里的热带得很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厉害到,我跟大家说过,牙龈肿痛,牙龈肿痛过了以后就是牙疼,牙疼过了以后就开始牙齿脱落。后来还是大量的吃黄连黄芩剂吃好了的。83:31后来我这个方子,我自己喝的方子啊,始终就是这样,有吴茱萸汤——这都是有症状的啊,不是说随便就是自己认为有里虚寒就喝吴茱萸汤。我闹过好几次,就是早晨想起床了,一下就起不来了,晕的就不能动了,得让别人给我去拿药,一动就哗哗的吐,就那样的。就是喝了吴茱萸汤以后喝好的。然后呢?但是好了以后,我跟大家也说过吴茱萸汤和理中汤的区别是,因为吴茱萸汤不能吃,不愿意吃凉东西,有里寒,同时食欲很好,因为吴茱萸汤证,他胃里面胃酸多嘛,它就消谷饮食,他食欲非常……我一直就是这么一种状态,“我饿”是个主旋律,每一次都吃饭以前就饿了。所以说我这方子里边有吴茱萸汤,然后有时候肠鸣的时候我会再加上这个半夏泻心汤,然后呢还会必须得加这个黄连解毒汤,而且我加的那个比重还比较大,反正是我得把他拿捏的让他半表半里不能有明显的这个偏于,明显的越来越热的倾向,但是里虚寒也得保证得治了,得保证我不能老处在那个随时都可能发病那个边缘上。在这方面啊,我体会是非常深刻的。实际上啊,到最后那依据是什么?通过我跟大家说说,我自己给自己下药的过程,大家就看出来,你看啊,黄连,黄芩,栀子治的什么?治的上热,而且他们基本上都跟失眠有关,常常会出现失眠的症状。然后一些胸部的症状,而且你服了药以后胸部这个地方是凉的,服药以后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的,就是胸部这个地方凉。因为我服药,老跟那个治里虚寒的药在一块儿服吗,没觉得,我胃里面有那种感觉。我想如果没有那种治里虚寒的药的话,可能胃里边也会觉得凉,但是会不舒服了。

这是说从症状看,那么里证是什么?里热是什么?

我们可以去想想,我们在临床当中,什么样是里热?恶热,汗出,喜欢吃凉东西,这是最起码的。而且半表半里证的这个热表现为什么样?像孔窍里边的症状,像这种口唇起泡啊,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啊,牙疼啊,食道里面的一些——实际上这个食道,你可以也认为是个消化道的延伸——但是从栀子证的那个,他治疗的全部那个疾病的病理来看,这个食道发炎实际上是因为胸膈过热,他无法适应这个环境以后才出现的。不单纯是一个食道里面的问题,是不是?所以说这个是要区分的。

那么,再结合到临床上,我实际上是随时讲随时结合临床,你到临床当中,你去治的时候,你辨证是清清晰晰的。你要如果说把黄连归到清里热里边,那么你用半夏泻心汤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的呢?那你用栀子干姜汤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的呢?是你里部既有寒也有热?恐怕……大家可以再思考哈。

还有一个同学问,他想让我说一下咱们这十二个字的六大疾病类型,就是表半里水血气这六类疾病的,它的典型症状。(89:28)

也就是说,临床当中见到哪些症状可以直接提示思路向这六类病靠拢。本身这个问题提到的是个很……应该说是个很客观的问题,我们临床当中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但是这里边呢,你放到我这个角度就成了另外一个问题了。实际上,你想知道哪一类症状是表证,哪一类症状是半表半里证,哪一类症状是水证血证。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做过尝试,我当时也非常想把这六种六大类疾病类型,把他按着阴阳寒热虚实把它们分开,每一项里边都填上它应该出现的临床表现。这样就会很规范。其实现在我们群里边就有人在整理着。但是后来我整理来整理去,我曾经几次,就跟那个冲锋一样,我们冲这个目标冲锋了几次,到最后我就退下来。为什么呢?我跟大家说一个很简单的一个数据啊,我做过这个经方原著的这个症状的——这算是什么症状,我把他的症状都提出来——整理,把原著里面所有的症状都提出来。你比如说,像第一条,脉浮,这是一个证状,头项强痛,这又是一个症状吧,恶寒,这又是一个症状吧。就把这些症状,比如说啊,头项强痛,跟头痛之类的,后面还有头痛之类的,像这类的相同的弄到一块儿去。我把经方这两本书,当时我在整理这个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分这个条文。就是说没按着那个康平本那样去分条文。

其实现在你分了以后,也只是我们学习当中的一个参考。尽管意义重大,但是他也不是——真放到整理梳理的时候,把它100%定性也难说准确,本身这个康平本,他有的一条条文就是两种排版方式,是不是?还有手误的问题。那就不能100%的给它定性。所以说我当时就是把所有的症状全都整理了一下,大家想想,整理了多少症状呢?整理了1800多个症状。而且这里边还是有重复的啊,原文里面论述的是这些症状。还有好多,实际上是没有的。最简单的,牙疼,你看条文里边有吗?他就没有,是不是?脚后跟疼,他有吗?后来呢,我又把一些登载了经方相关数据的一些书,我又把那些人的好多书,比如说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的方剂组成,小柴胡汤的这个原文条文,小柴胡汤的方义,小柴胡汤的那个什么属性,等等,然后治疗现在疾病,它可以提供一大堆数据,其中就有一项是小柴胡汤的临床症状,有这么一项,而且有的还分好几大类,把这些东西单独都提出来了,也做过整理。这个工作量不小,也做过整理。你整理完了,就会发现,这六大项,原文里面就有1800多个症状,你把他分到这六项里面去,一项里面还得多少了?是不是啊?而且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说,头疼这一个症状,如果说我们在临床当中,你问到病人,病人告诉你头疼,你实际是结合了很多其他的症状,很快就能把这个头疼找到一个——就说这六类疾病,很快就把他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了。但是当你梳理这些数据的时候,要把这六项里面往里填,你就会发现这个头疼,表证里边肯定会有的,半表半里证里面肯定有——柴胡证里边随时都可能出现头疼啊,是不是?也肯定会有他。那么里证里面也会有,吴茱萸汤不是最典型的一个吗?是不是?水证里边也可能会有他。血证里面也会有的。而且这个气证,你看啊,就是那个我跟大家介绍过,有一个奔豚汤证的一个人,那个人头疼的,他自己拿凳子砸自己的头。也就说是这六大项里面都得有这个头疼,还有意义吗?就是这样,你要把它都塞进去以后,实际上这个数据本身既混乱又不清晰,既混乱又复杂,而且变得很……就没有意义了。

实际上。我建议,有这一类的书,你们可以去买一些这样的书,就是刚才我说的那一类书,就是每一个方证他会给你提供一大堆的数据,你可以去看一看。你看完了你就知道。看的时候你会觉得,人家的数据搜集的很全呐,等你看的方剂多了以后,会发现,他对你没有多大帮助。

你让我讲,我就要给你面面俱到,你比如说,烧心反酸,加上头疼,这是吴茱萸汤证,这个很清晰,但是要我给你往这个病理里边,一项项的解开,那有些症状性质就变了。这是一个挺什么的事,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做,我提倡大家去整理数据。你整理数据过程当中,你就会想很多,特别你快要把数据整理完的时候,你就会去想。

我对经方理论理解,大家现在手里面都有我发的那两组数据。实际上我对现在疾病,我跟大家说过,我当时整理现在疾病的时候是想临床应用这些数据来着,结果我整理完了以后我才发现,没有哪一个病是一个经方来治的。光那一个肝炎就统计到了60个方子,还不包括合方。我就想了很多,这背后是什么道理啊?因为临床数据是客观的。我想了很多,我建议大家,你多去弄数据,后来有时候还有的学生来学习,我就毫不保留的把我整理的数据都拷给他。结果后来我发现实际上把他给害了,因为他再不需要自己去整理了,它那个感觉是没有了。大家想想,你们手里边那个肝炎的那个数据怎么来的?我是在不同的书上,这个书上说小柴胡汤治的现在疾病里面包括肝炎,吴茱萸汤治疗现代疾病里面也包括肝炎,我就把这个一个一个的摘过来了,很费时,很费力。

但是弄得过程当中,你在往这儿放的时候,你会突然就会想,哟,他也能治肝炎吗?就会想这个,想的再多了,你就不是想着这个问题了。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升华到理论上去,那么背后是什么道理啊?希望大家也可以去做。

下面一个问题呢提的也是挺好的。希望我讲的是,一个是讲讲虚实寒热错杂的时候,各个方剂的比例,还最好通过一个医案来说。这个事儿是这样,这是这个问题的上半部分,我在这,跟大家简单的一说,其实我讲那个病历表的时候,讲病历表本身,就是在跟大家粗略的讲四诊采集的过程,已经涉及到了辩证的问题。但是涉及的不是很深,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如果涉及很深了,反倒会影响大家的学习。另外,大家手里面可能都有我的那个医案分析,那个医案分析里面已经说的比较到位了。所以,我在这,再跟大家说一说,这个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我今天有一个病人,我想想她的方子,这个病人来我这看病的时候是(病的)很重的病人,现在已经基本上跟常人差不多了。但是呢,他这个方子是什么呀?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上四逆散,合上桂枝茯苓丸,合上吴茱萸汤,再合上黄连解毒汤,然后合上了葛根芩连汤,然后合了附子汤。这里面,你看,我给你一样一样的说,他(病人)以前的时候口苦口干很严重,那个时候呢我就给她用的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用的也比较多,但现在口苦口干明显的轻了,但还有,那么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还保留着,减了一份,但现在复诊的时候,他这个胃的地方有抗手的感觉,嗯,平时食欲挺好,然后,我就给她又用了一份四逆散。她这个淤血(证)比较重,然后给她两份的桂枝茯苓丸。吴茱萸汤(为什么用?)。这个人(患者)始终她有里寒的问题,再一个呢,我最初(治疗她的)的时候,她的心率只有四五十次,今天量了量她的心率,是六十二次。心率还偏低,但是我给他治的,现在已经基本上能吃凉东西了。不是说特别喜欢吃。大便已经成型还不是很好啊,基本上成型。那么她的食欲又很好,又有明显的偏于里寒,给他用了一份吴茱萸汤。上一个月的时候是两份。但是,她到了后期,出现牙龈肿的情况,那么这一次,我又给她用了四份的黄连解毒汤。为什么给她用量这么大呢?因为她那个牙龈肿和牙疼的情况已经好了,但是,她觉得牙龈还有一点点肿的情况,所以说我给她加的这个黄连解毒汤比较多一些,而且后头呢,她长期颈椎不太好,给她加了一份葛根芩连汤。(1h44分14秒)

这个需要纠正一下啊,葛根芩连汤,最初她是每一次颈椎病都很重,都给她用葛根芩连汤。这一次我给她开上了(葛根芩连汤),后来在抓药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她这次没强调她颈椎不舒服,后来我就问她,她说我现在颈椎不舒服的(症状)不明显了,只是晃脑袋时候还是里边有点响。因为她水证比较重,为了突出治疗水证,把葛根芩连汤给去掉了。然后呢,就给她用了十份的附子汤。那么这个附子汤也是有依据。他的脉比较沉,比较细,手脚偏凉,然后他身上时不时的会有,特别是睡眠的时候会身上会有疼痛。特别是她心率这么低,脚腕这个地方什么时候按,什么时候有一点浮肿,他不是很严重,但是一直有浮肿。所以说我这次就把附子汤加的量比较大。他有时候也会容易感觉有疲劳感。(1h45分45秒)

大家看啊,这里边这个药的比例会差的很多,那么根据是什么呢?根据就是她的症状。我跟大家讲那个症状采集的时候,我一直跟大家说这一个证状,有一个横向面,有一个纵向的。就是它(症状)有一个度的问题。这些都是用来判断,你用方之间比例的问题。提的这个问题啊,后边儿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他说尤其是心衰的患者。他自己感觉辨证准确,治疗也有效,但是吃一段时间身上出现了疖肿啊,或者说带状疱疹等等一系列上火的这个症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事是这样啊,可能是提这问题的人,没有深入的去想这个事。这是一个经方在临床当中治病的过程,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这不是说你方子不对证,你要如果说方子不对证的话,您可以去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医界,经方理论,人人说好,但是,现在很少有人用,甚至有一些用经方的专家,也会去特意搞一个经方和时方接轨,为什么胡老就不去接轨呀?就是因为经方辨证对了,疗效很快,疗效很好,辨证不对了,常常会出现别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当中提出,不是他这个用方不对,如果说用方不对的话,不会有疗效啊!这是为什么呀?这是患者的身体变化,他以前有更严重的疾病,你把它更严重的疾病治得好一些了,就会出现浅一层次的病。但是这个东西啊,不能把它机械化,不用去机械的理解啊,说是肠胃病治好了就会出现肝胆的病。肝胆病治好了就会出现感冒,不是人人都这样,但是有这样的趋势。我记得我跟大家讲过一个我自己医案,那是一个很明显的,他以前是乌梅丸证,他拉肚子拉了十来年,结果我给他吃乌梅丸,吃了四五天以后,拉肚子好了,马上就发烧,发高烧,后来她找我,她就跟我说,她说你能不能让我再去拉肚子,我这发烧太难受了。后来我给她辨了辨,她就是一个柴胡桂枝证,,我给她柴胡桂枝汤,喝了药之后,第二天就完全好了。(1h49分40秒)

然后,我现在看群里面讨论,有一个同学在这方面体悟就很深。我现在啊,你看那个四五岁,七八岁的小孩子,他来看病,不管他(得)的是什么病,只要是大家长领他(孩子)来了,除非他当时就在发烧感冒,来了以后,我一看就是那个面色也黄呀,孩子也没精神啊,我就直接跟他(家长)说,你这孩子吃了,吃了药以后十有八九的发烧,当然这个特别明显,就是我们可以把它归为瞑眩反应,大家好理解。但是像这个同学提的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身体在好转,像这个呢,我记得有一个对这个(问题)解释比较好的,就是上海的陈玉琴,她不会用药,也不用针,后来她创造了一套循经指压法,就是按摩。她经过长期按摩,在一段时间总结出来了,她说我这种办法是让你得病的办法,随着让你身体逐渐在走上坡路,在走上坡路的过程当中,你不断的在得病,在得病的过程当中,你的身体越来越好,你的病慢慢的,逐渐的就都好了。这个,你要是在临床当中用经方用的好了,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它没有一个死的规律啊!说在这个人身上,像这个人表现为柴胡桂枝汤证,像这个同学提的问题,这个人(患者)就表现为带状疱疹啊,这也是一个,其实临床当中这样的数量不多,但是它确实出现了。前面的药吃的还挺对路,这就是身体出现变化了,就像带状疱诊,在这顺便说一下带状疱疹啊。带状疱疹这个(病),给大家提一个思路啊,柴胡剂合上小陷胸汤,大家以后碰到这类的情况,但是也是需要辩证的啊,那么带状疱诊的患者一般都有柴胡剂,需要大柴胡汤就用大柴胡汤,需要柴胡桂枝干姜汤,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然后记着合上小陷胸汤,大家可以试试,我治好了好几个(带状疱诊患者),这是一个问题。

(1h52分40秒)另外一个问题呢,就是一个合方的问题。合方,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提过。合方,你是用简单相加,他说我要是用汤剂的话,有些药是加倍的,可不可以这么用。我想是这样啊,这个东西啊,不是一个极限,其实咱们简单的说法,《伤寒论杂病论》条文里面有既可以简单相加,也可以取大量相加。柴胡固执干姜汤不就是给你明显的一个例子吗?

桂枝麻黄各半汤,你去看看他那个合方啊,一碗桂枝汤一碗麻黄汤倒在一块儿,是不是也这就是简单相加,不是不可以,那么你要看最后加减完了以后,你最后合方完了以后,最后的那个药物组成是不是你想要的?这个很重要啊。比如说桂枝,如果说这两个方子都有桂枝,都是九克的桂枝,那么我这两个方子合在一块儿,这桂枝就成了18克了,那么这个人(患者),你整体权衡用18克桂枝合不合适?其实说起来也不复杂,非常简单啊,如果合适,你用没问题。

 (1h54分18秒) 后边呢,大家提了好多具体的病的治疗。这个事呢,谈到这个问题,我在这里说一个,借用当前流行的话啊,就是“我有话要说”。这个事儿是这样,每一个临床的医生,没有哪一个人不重视临床当中对某某病的具体治疗方法。所有的人对这个都很感兴趣的。但是,我在这跟大家跟大家说,如果说在这给你说这一个治病的方法,就等于把这一个方法给僵化了。为什么呢?其实,我要如果给你面面俱到的都说,你手里边有那个肝炎的治疗。

  大家想想,如果说我给你介绍这种肝炎,关于肝炎的治疗,那60个方子,我得一个一个的给你说,这个方子在临床当中怎么用。在什么情况下得用,得了肝炎大概表现为哪一类的症状,你得用这个方,是不是?如果我少一个,都等于没给你讲清楚。我也明白大家心里面想的是什么?你说说你临床当中常用的,是不是?大家是不是想知道这个。我真要跟你这么说,就等于把这个给僵化了。那么我给你打一个比方啊,这就像武功一样,当你没有基本功的时候,我交给你两个绝招,你到打架的时候你可能用不上。或者说你用完了以后,说不定是你发挥的还不如你以前的水平。这才临床的当中是很常见的,我记得我跟大家说过好几次,就那个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别人介绍了,说柴胡桂枝汤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阵发汗出的。它(柴胡桂枝汤)在他们那个口里面说出来就是死的,等来到我这就里,就是活的。我就把它变成什么样,你有四逆散证,我就用四逆散合上桂枝汤,你有大柴胡汤证,我就用大柴胡合上桂枝汤,你有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我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上桂枝汤,没失过手,都好用。那么大家再去想想。你要如果说抱着那个最初的柴胡桂枝汤治的话,这个人要如果说是大柴胡汤证,你用上它(柴胡桂枝汤)就效果不好,甚至就不管用了,那不整死了吗?是不是?

所以说,我现再跟大家说一些,现在社会上,电视台上,天天在播一个广告叫舒筋健腰丸,治疗腰腿疼的,大家想想,如果说这个舒筋健腰丸什么样的腰腿疼都能治的话,天下还有腰腿痛的病人吗?是不是啊?所以说,经方的精髓就在于辨证施治,大家学,要学活法,不要去学死法啊,学的一些死法对你来说有害。这个事呢,我在这方面有过一个经历,我自己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有一个经历,作为一个老师,一定是大家需要什么,就给大家提供什么吗?

  我有过这种尝试,我从2012年开始讲伤寒论,讲完了以后,我发现教学效果,我是不满意的。听课的人很认真,而且学员比较固定,一周一课,一周一课,也跟我们今天一样,有一个平台,大家把我讲课的内容分开,把录音这个分开以后,大家都敲成文字,那时候比今天辛苦多了,那个时候还没有语音转换软件,但是最后真正带进来的学生,反正是我觉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啊,几乎是没有,后来我就沉寂下来,我就在想,是不是我这个教学过程当中,我在上课过程当中,也有这种感觉啊,同学们有时候也会提一些很实际的一些具体的病什么的,我想我是不是离临床远了一些?然后让大家不容易接受。后来我想来想去,到后来我就发现大家对医案都非常感兴趣,后来我就换了一种方式,课讲完了,我沉寂了两三年,后来我就给王伟军,我挑了100个医案,然后让王伟军一天发一个,一天发一个,结果发到大概一半的时候吧,就有一个咱们经方圈里的一个老师。他也带学生,后来就发贴子,就说看了李老师的医案,以后感觉疗效神奇,但是不知道为何出此方,说李老师,是不是有机会给大家在课堂上讲解一二,后来我就跟这个老师私下交流了两个晚上,最后,我最后给了他一个奉劝,我说时间,精力都是自己的,别瞎折腾,就这样最后不欢而散了。其实那是一群主学生讨论,我们现在到一块,我们关系关系还是挺好,但是,这个经历,让我想了很多。对!大家很关心,都关心(具体病的治疗),这是医学的一个特点啊,你从一开始接触医学,就一头学理论,一头再学习医案,是不是?甚至不学医的人,你说他接触医案吗?他经常在家里面,比如说今天有人感冒,甚至也会打电话(问)你上次说那个姜汤怎么弄来着?跟我说说,我给她熬点姜汤喝。会不会?但是这条路,这是一条什么路?有什么问题啊,是我给你一条鱼,还是我教你钓鱼的方法啊,这条鱼你吃了就没了,但是我教给你钓鱼的方法,你就可以去不断地去钓鱼,是不是?(2h3分2秒)

所以说我们今天就不涉及具体的疾病,但是呢,这个具体的疾病啊,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天天治病,谁不关心这个(具体病的治疗方法),我也关心,我可以大家一个建议,大家采取一个什么方式呢?我们大家在群里啊,或者说在这个呱呱房间里面也好,大家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比如我们这个星期讨论胆囊炎的治疗,大家去谈自己的看法,谈从哪些资料上看到过什么样的医案,看到过谁介绍治疗胆囊炎用过什么样的方子,用了效果怎么样。或者说合了什么样的方子,(在一起)你说你的,他说他的,大家都会受益的,这是我的有一个建议啊。那么,今天时间就不早了,我本来准备了,还想跟大家说一说,因为现在涉及到具体的病,具体的病,实际上经方里面,你去看看金匮要略,都是讲的具体的病啊。但是金匮要略讲具体的病,有很多其他的含义啊,那么咱们有机会再跟大家再交流吧,

今天时间就晚一些,谢谢大家,那么今天呢,咱们就讲到这。

特别声明:
1、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2、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3、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联系我们

微信号:sishisuinanian

经方医学公众号
14:16 202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