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伤寒论 > 伤寒论讲稿 >

经方的疾病与西医、与现代中医学病名有何不同—— 摘自《李冠杰康平本讲稿》

经方的疾病与西医、与现代中医学病名有何不同

                  摘自《李冠杰康平本讲稿》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01)

“有柴胡证”,就是在表证的同时又出现了少阳病的症状反应,“有柴胡证”嘛。这里的柴胡证把它理解为阳性半表半里证就行了。这个地方明确地提出了“柴胡证”的概念,这是方证相应理论明确的一个阐述。在这个地方,把方证相应用“柴胡证”这种形式说得非常明确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就相当于以方剂的名称来界定疾病。一点正是经方医学的一大特色。用方剂的名称来界定疾病,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初学中医的人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古人说的某一种病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病?比如现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经常提到,太阳表证放在现代疾病当中,有时把它简单地说成感冒。实际上,传统中医的好多疾病和现代医学的好多疾病是可以划等号的,叫的名字不一样,但是说的都是相同的东西,都是说的具体的某一个病变位置发生了某种性质的具体的疾病。但是,经方里面不是这样认识的。经方里面是用方证来划分疾病的,方证的名字就是方剂的名字,所以说这也是很大的一个特色。

至于它的正确性不止一次说过了,后面还要不断地说。所以,经方医学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方医学的病和现代医学的病是无法接轨的。比如刚才说的小建中汤,它对应的小建中汤证。有可能出现的疾病一大堆,这仅仅是统计到的医案,还有统计不到的,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事情。而且方证和方证之间,小建中汤和小柴胡汤有一些疾病是重叠的,这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经方这个医疗体系治疗的是人体患病以后所表现出来的证,而不是具体的疾病。经方里面的证,是若干个具体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对这些症状进行科学的辨证分析之后,归纳出来的病理范畴,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病。

凡是对经方体系比较熟悉的,马上都会提到这样的问题:如果经方理论是这样的,那么《金匮要略》里的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金匮要略》和《伤寒论》是同一本书,把它分为杂病这个范畴?这是因为辨证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都在《伤寒论》里面讨论了。后面的那都是各有特色,如果把后面的全塞到六大类疾病里去,反倒又很乱。所以又用了一些疾病的部位,病变性质做一些线索去论述,但是辨证的方法还是要用经方方证相应的方法。这样再去理解《金匮》的杂病部分就好理解了。虽然《金匮》里说了好多疾病,但是它的意思不是让你去治疗这些具体疾病,它是让你运用经方辨证的思维来理解病理。其实临床中也是这样,好多妇科里面的疾病用在男性病人身上,有得是啊!所以它真实意思和实践证明,都不是那么机械的一个问题。

经方是对症状的科学的分析有自己的一套分析办法。用经方的辨证方法归纳出来的疾病范畴,既不同于具体的疾病,也不同于具体的症状。虽然它来自于症状,但是它和具体的某一个症状反应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它是经方医学所特有的对整体病理状态的科学地界定。这个大家慢慢去体悟。

…………《伤寒论》里边,分的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的几个大的症状群。疾病性质不同,每一个症状群中的症状之间又有着内在联系。比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类的疾病,就是最浅表的疾病,以这种症状反应出来的病理状态,就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所以,就跟“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这类的疾病,有质的不同,所以一定要分开。分的是以症状反应形式反应出来的病理状态,而不是具体的部位。一定要跟那个病变位置分开,这不是病位。大家记住这一点,这不是病位。

等我们下一周讨论经方辨证体系的时候,表、里、半表半里这些,我用的是疾病类型,而不是用的病位,大家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它跟病位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疾病类型不是病位。

 

特别声明:
1、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2、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3、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联系我们

微信号:sishisuinanian

经方医学公众号
14:16 2022/8/15